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观察下图可知,我国

A.开始进入铁器牛耕时代
B.游牧民族转向农业生产
C.南北土地制度差异较大
D.农耕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2020-10-21更新 | 298次组卷 | 8卷引用:2019年5月11日 《每日一题》四轮复习—— 押高考历史24—27题 命题分析及要点归纳
2 . 读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由此可以推知
A.西南地区农业已实现精耕细作B.铁器成为西南主要生产工具
C.铁器在逐步向西南地区推广D.西南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3 . 下表是明清时期江南农村家庭投资结构情况表。据此可知江南农业
A.经营更趋市场化B.注重精耕细作
C.生产日趋专业化D.减少犁耕依赖
2020-10-0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备战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易错题》易错点07古代中国的经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元代王祯《农书》描述曲辕犁:“南方水田泥耕,其田高下阔狭不等,一犁一牛挽之,止回旋,惟人所便。”这说明曲辕犁
A.在元朝开始用于农业B.只适合南方水田
C.使传统耕作技术成熟D.变革了耕作方式
2020-09-21更新 | 60次组卷 | 5卷引用:【考点练】2022届高三历史大数据精选试题重组模拟卷(全国通用)-卷10宋元经济和社会生活
5 . 《荀子富国篇》记载:“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氾胜之书》倡导“教民种,负水浇稼”;农谚“小籽作物靠精耕,粗糙悬虚无收成”。这些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重视
A.精选良种B.精耕细作C.耕织结合D.兴修水利
6 . 如图是发掘于陕西米脂的东汉牛耕画像石,此图可以说明当时
A.集体耕作制出现新形态B.农耕中畜力已取代了人力
C.农业生产使用耦犁技术D.出现可控制耕土深浅的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2020-07-12更新 | 9467次组卷 | 125卷引用: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02古代中国的经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2020-07-09更新 | 10660次组卷 | 87卷引用: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02古代中国的经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2020-07-08更新 | 13504次组卷 | 119卷引用: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02古代中国的经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商周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大多为农民自制,然而到战国时期,农民的许多农具则需要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获得。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A.诸侯国鼓励发展工商业B.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C.农具有了革命性的进步D.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