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2019-01-30更新 | 3105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4届河南省商丘市回民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出现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D.单位亩产量提高
2019-01-30更新 | 182次组卷 | 53卷引用: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䦆、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2019-01-30更新 | 4973次组卷 | 93卷引用: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清考试历史试题
5 . 《诗经·小雅·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苗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上述材料中出现从《诗经·小雅·北山》到《诗经·小雅·大田》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A.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B.青铜器的制造
C.水利工程的兴修D.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文献记载中,最能从根本上决定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B.“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
C.“恶金(指铁)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
D.“伐木而树谷,燔菜而播粟,火耕而水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河南农谚说:“立春晴一天,农夫不费力”;江苏农谚说:“岁朝东北风,五禾大熟丰;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这些农谚
A.对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
B.没有科学可信性
C.注重农业的理论性总结
D.源于农民的无知
8 . 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期亩产则高达10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1亩20石”的最高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
C.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
D.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经济繁荣
2018-10-28更新 | 110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读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由此可以推知
省份地点铁器物种类
四川绵阳斧、锸、锛
四川荥经铁锄、曲炳刀、削刀
重庆巫山铁犁铧、长钎形器、铁削
重庆涪陵铁斧、铁锯、刻刀
重庆云阳铁削、铁锄

A.西南农业已逐步实现精耕细作
B.铁器成为西南主要生产工具
C.西南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D.铁器在逐步向西南地区推广
2018-10-24更新 | 170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