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21-22高三上·江苏南通·期中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是出土于江苏徐州睢宁的东汉“牛耕图”画像石(局部)。画面中心为一农夫,左手扬鞭,右手扶犁,正在驱牛犁地,他身后是一少年提着篮子正在播种。画面的上方一年轻妇女弯腰挥锄劳作,一老婆婆挑担送饭到田头。旁边有一辆装着东西的双轮车,车上还有三只小鸟,车旁卧着一条小狗,左上角还有一头小牛犊在田边奔跑。



从图文材料中提取三个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说明。(要求:所提取信息有效,表述成文,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2021-12-01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农业生产自开荒到收获,都有相应的一套铁农具。开荒时砍伐林木,有斧;垦地掘土,有锸、耒、镢;中耕除草,有锄、铲、耙;收获则有镰。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铁犁牛耕技术已经相当成熟B.南方的冶铁水平领先于北方
C.家庭成为农业生产基本单位D.楚国已掌握先进的农耕技术
2021-07-0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在殷墟第三次发掘时,一个坑内就集中出土了1000多把石刀;第七次发掘时,一个坑内又集中出土了440多件石镰和78件蚌器。这些考古文物的出土可反映出
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井田制下的生产方式
C.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D.粮食作物的产量较大
2021-06-09更新 | 1302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南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备考金卷B卷)
20-21高二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汉代的铁农具在我国东北、西北均有大量出土,陕西还有成批成组的铁农具出土,其种类有耕具、起土器、中耕器和收割器等,式样多,规格统一。这反映了汉代
A.官营手工业以生产农具为主B.农具生产趋于标准化系列化
C.铁犁牛耕技术开始普遍推广D.北方冶铁技术处于领先地位
2021-04-06更新 | 18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反映了汉代农业生产的部分情况。据表中信息可知汉代
记述出处
赵过“用耦犁,二牛三人。”《汉书·食货志》
二牛曳引,前有一人拉着牛辔导牛,后面一人扶犁耕作。王莽“新朝”牛耕画像石
二牛驾犁,一人扶柄耕作,但无牛环牛辔和牵牛人。东汉牛耕壁画

A.精耕细作实现质的突破B.小农经济不断发展
C.犁耕技术得到不断提高D.铁犁牛耕普及全国
2020·安徽黄山·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早在两汉时期国家就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在西域屯田开发,而且屯田使用的铁犁铧也由中央政府铸造并统一调拨。纵观两汉时期的考古发现,我国内地出土的铁犁铧包括大、中、小三种类型,而新疆出土汉代铁犁铧其形制与内地相似或相同,但只见大、中型,不见小型。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A.新疆铁犁形制是政府行为的反映B.自然环境影响了新疆的铁犁形制
C.新疆的铁犁铧技术明显优于内地D.内地形制多样是技术先进的体现
2020-05-18更新 | 7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试题(选修)
7 . 《后汉书·王景传》记载,在公元65年,王景出任庐江(今合肥)太守,“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由此可推断
A.大规模牛耕出现在汉代
B.牛耕发展在全国不平衡
C.当时江南地区地广人稀
D.农业不是当地主要产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