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齐民要术·耕地》(北魏)中指出:“春耕,寻手劳;秋耕,待白背劳。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初耕欲深,转地欲浅。”此耕作要求(     
A.可以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
B.旨在提高粮食的单位产量
C.体现了因地制宜耕种原则
D.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春秋早期,各诸侯国境内多有荒草杂木之地,到战国中期有的已是“无长木”“无雉兔鲋鱼”的农业生产区。这一变化表明
A.铁犁牛耕得到普及B.人居环境已急剧恶化
C.土地兼并日益加剧D.生产力水平得到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魏晋时期,人们已经掌握绿豆、小豆等作物在地力恢复方面的作用。下表为魏晋时期农作物的轮作组合(部分)表。据此可知
田序轮作顺序
前作中作后作
1绿豆黍、稷
2大豆
3小豆
4大豆

(注:“前作—中作—后作”为一个轮作周期)
A.后世农作物已经被培育出来B.种植技术进步提升了土地利用率
C.一年多熟的耕作制度已出现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出现重大突破
2021-11-22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643年,唐太宗下诏:“汉、魏以来,或赐牛、酒,牛之为用,耕稼所资,多有宰杀,深乖恻隐。其男子年七十以上,量给酒米面。”714年,唐玄宗下诏:“杀牛、马、骡等犯者科罪,不得官当,荫赎。公私贱隶犯者,先决杖六十,然后科罪。”这些做法
A.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B.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C.加速了均田制的瓦解D.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汉时期对土地集约使用的情况,在关中地区和黄河流域东部平原地区相对更为普遍,在黄河与汉水上游之间的地区也样。而在南方长江流域的肥沃土地上,则仍在使用简单的刀耕火种的农作方式。据此可知,当时
A.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明显B.南方小农经济发展严重受阻
C.灌溉农业普遍得到发展D.政治中心地带经济尤为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诗经·载芟》描述当时的生产状况:载芟载柞(除草砍树),其耕泽泽;千耦其耕,徂隰徂畛。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千耦其耘”的生产盛况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取代。据此可知
A.男耕女织方式效率高于千耦其耘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经济基础形成
C.生产工具革新推动生产方式转变D.春秋战国时期集体耕种方式消亡
7 . 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它的发展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的农业划分为六个发展阶段:第一,新石器时代,农业技术的萌芽时期。中国农业大约起源于一万年前,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夏、商、周,农业技术的初步形成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发明了金属冶炼技术,青铜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开始兴建,农业技术有了初步的发展。第三,春秋战国,精耕细作的发展时期。这是中国社会大变革和科技文化大发展时期,冶铁技术的发明标志着新的生产力登上历史舞台,铁农具和畜力的利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第四,秦、汉至南北朝,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时期。耕、耙、耱配套技术形成,多种大型复杂的农具先后发明并应用。第五,隋、唐、宋、元,南方水田精耕细作的形成时期。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南方水田配套技术形成。第六,明朝至清前中期,精耕细作的深入发展时期。农业生产向进一步精耕细作化发展,美洲新大陆的许多作物被引进中国,对中国的农作物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多种经营和多熟种植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李济宁《中国古代农业》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农业发展的要素有哪些?
(2)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的整体特点。
(3)结合材料,简述你对精耕细作的认识。
2021-09-29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河西走廊地区有许多魏晋十六国墓葬,墓中壁画遗存有诸多“牛耕”图像(图2,图3)。图像艺术表达方式夸张,体现了西域风格与中原文化的进一步融合。据此可知,当时
   
A.农业生产技术向西北地区拓展B.中原人口大量迁往边疆地区
C.中原和西域经济交流条件成熟D.农牧互助缓解了人地间矛盾
9 . 《战国策》记述秦晋之地农业繁荣,考古工作者在属于这一地区的河南辉县魏墓、河北武安赵城遗址、山西侯马及陕西蓝田等地都发现有呈“V”型的犁铧,并在齐燕所在的山东临淄齐故城遗址和薛城遗址、河北易县燕下也发现了同样的犁铧。这说明
A.铁犁牛耕技术推广到了全国B.犁耕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
C.牛耕最早出现在晋国和秦国D.《战国策》记载都是事实
10 . 据《九章算术》及有关考古资料记载,秦汉的不同历史时期牛价分别1800钱、2500钱、3000钱、3700钱不等,有时甚至出现“牛一头,万五千”的现象,而当时的主要粮食一一粟的价格基本维持在一石20钱的水平。这一历史现象表明
A.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B.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C.生产力有了较大的进步D.先进生产方式传播受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