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D.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2020-11-01更新 | 599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励德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记录,而南朝时则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记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先进生产技术传入B.政府推行重农政策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大批水利工程兴建
3 . 东汉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上》记载:“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据此可知,耦犁
A.开始于东汉时期B.提高了农业的产量
C.便于山地的开垦D.可以控制耕土深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2020-07-09更新 | 10657次组卷 | 87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2018-06-09更新 | 10768次组卷 | 98卷引用:河南省南阳高新区豫龙宏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诗经》云:“千耦其耘。”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上述现象变化主要得益于
A.土地私有制确立
B.铁犁牛耕的运用
C.赋税制的改革
D.重农抑商政策
2018-06-07更新 | 530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西汉《氾胜之书》记载了“强土弱之”、“弱土强之”的办法:过于坚硬的土壤(强土),可以在开春时犁过,然后再耙,等上面草长起来,再翻一遍,下过小雨之后,又再犁过,使土里不见硬块为止。据古农书上说:“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这主要说明当时
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B.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
C.农业科学体系已经形成
D.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明显
2018-03-18更新 | 367次组卷 | 32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2016-11-27更新 | 3719次组卷 | 88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9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