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利、灌溉、施肥、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埃及的水利灌溉既有因尼罗河定期泛滥而形成的自然灌溉.也有人工修建的堤坝、开凿的沟渠等带来的水利灌溉。人工水利灌溉,自前王朝后期开始出现.历经法老时期、托勒密时期的发展,取得了极大成效,并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帕勒莫石碑》铭文中记录着早王朝时期,埃及政府专门设有官员观测、记载尼罗河水位的变化,用于指导灌溉系统的运作。“因为尼罗河水位的上涨,随时可能淹没谷地,所以国王采取加固河口的办法.使河水回槽”。灌溉系统可以防止土壤盐碱化,土质因此得以改善。统一、高效的人工灌溉系统需要集体协作,这就要求政府组织官员管理水利灌溉工程,以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摘编自黄明辉《古代埃及农业水利灌溉探析》

材料二   奏汉时期以开始规划修建一些大型水利灌溉工程而著名,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灌溉发展的高潮时期。秦帝国成立后,非常重视水利,先后加固和修建郑国渠和灵渠一其中前者为灌溉工程。汉代统治者在不断维修前代水利工程的同时,还修建了引用泾水、渭水、洛水的灌区。引用渭水及其支流的有成国渠、灵轵渠等,灌溉面积从几万亩到几十万亩不等。为应对匈奴的南下侵扰.汉武帝在黄河上游河套地区和河西走廊等地建立地方机构,移民屯田和发展水利灌溉工程。据统计.西汉末年,全国人口已达到5767万,耕地为50600万亩。

——摘编自顾浩、陈茂山《古代中国的灌溉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埃及水利灌溉的特点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水利灌溉工程快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埃及和古代中国水利灌溉发展的历史启示。
2 . 【湖北水患与水利建设】

材料一   湖北地处长江流域中游,境内河湖众多,水系发达。唐宋以后随着人口的增多,人们开始寻找新的生存空间,他们一方面向鄂西山地进发,这股浪潮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另一方面,人们向江汉平原腹地进发。人们为了利用这片肥沃的土地,修筑堤垸,从而形成颇具特色的“垸田”农业。宋代,江汉平原已修筑了大量的堤垸,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洪水的泛滥。元明清时期,随着大规模围堤筑垸的出现,江汉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患问题日益突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逐渐加强。到了近代,洪涝灾害日益成为湖北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摘自宋传银《湖北近代洪涝灾害》

材料二   湖北政府组建后,就担负着解放军南下西进,武汉市市民、省直机关部队和以工代赈民工的粮食供应重任。·……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的安排,湖北需要尽快恢复农业生产,保证粮食供应。就当时的湖北而言,水患是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水利是农业增产的关键环节。与此同时,国家正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急需大量资金投入,需要全国各省踊跃支持。湖北作为解放区,不仅担负发展本省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责任,还担负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重任。湖北作为国内重要的农产区,农作物丰富,为全省乃至全国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长远看来,水患是阻碍湖北农业生产的根源。水利事业的进步是农业增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摘自唐娟《建国初期湖北水利建设研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湖北近代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湖北开展大规模水利建设的历史意义。
2023-02-18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2022-2023学年高一2月调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铁农具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这样就使原有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阻碍,于是土地渐由奴隶主所有转变为地主所有,耕作渐由集体转变为分散的小农经营。(生产者)逐渐获得农业经营上的自由,生产多寡至少部分地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利益,因而想办法来增加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走精耕细作的道路。

材料二   从西汉中期耦犁推广以来,我们看到农业工具不是继续向大型、高效发展,而是逐渐被改造得更加适合小农经济的需要。耕犁从"二牛三人"到二人二牛,到一牛一人,最后,比较轻便灵巧的曲辕犁得到普及,农业工具的这种发展,促使唐宋以后小农经济重新得到了加强。而我国精耕细作农业也进一步向多劳集约、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方向发展。

——韩昊《人口膨胀与精耕农业原因初探》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