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主要的手工业部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关于唐代陶瓷业发展的表达正确的是
A.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B.出现了五大名窑
C.“唐三彩”是唐朝青瓷的代表
D.景德镇成为当时的瓷都
2019-06-0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衡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2 .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棉花的作用超越丝麻,其重要的前提条件是
A.棉花成为重要经济作物
B.棉纺织技术的成熟
C.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D.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
3 . 元朝时,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游记中写道:“刺桐城(泉州)极扼要,生产绸缎,较汗沙(杭州)汗八里(北京)二城所产者为优。”据此判断,元朝时期的泉州
A.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B.在海外贸易中处于中心地位
C.是中国第一大商业城市
D.织造技术已达全国先进水平
2019-05-2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京杂记》(西京指西汉长安)载:“金华紫罗面衣,织成上襦,织成下裳,五色文绶,鸳鸯襦,鸳鸯被,鸳鸯褥,金错绣档,七宝綦履。”这从侧面反映出西汉时期
A.纺织品的种类较多
B.纺织工艺水平较高
C.纺织业的分工细密
D.消费观发生了变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考古学家在商丘某地的一处古墓的随葬品中,发现了青铜器、铁制农具及珐琅彩瓷器。这座墓葬最早应出现于
A.商代
B.春秋战国
C.宋代
D.清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故宫博物院举办三星堆(位于今四川省广汉县)文物展,在展出的古文物里,最受瞩目的是过去未曾出土、造型特殊的青铜铸造面具与人头像,提供我们对古代青铜文明的深入认识。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青铜农具在农业生产上广泛使用
B.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铸造面具与人头像,由此可以推论中国古代文明是多元发展的
C.青铜技术产生和发展于夏商时期,青铜器种类繁多,不分阶层,普遍使用
D.三星堆展出的文物反映了中国古代文明是由单一文明中心不断向外扩展而形成的
8 . 唐朝一位诗人写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句诗赞赏的是哪一瓷器(       
A.青瓷B.白瓷C.青花瓷D.珐琅彩
2018-11-0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