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中叶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明朝中后期,在著名的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一些以生产商品为母的的机户,利用累积的资金,购买几张甚至几十张织机,开设机房——手工工场,雇佣几名至几十名机工进行生产。这种经营方式属于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B.工厂C.手工作坊D.家庭纺织
2021-12-01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江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某学者指出: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的家庭地位因而提高
B.商品经济的发展,颠覆了男尊女卑传统观念
C.棉花的广泛种植,棉纺织业得到迅速的发展
D.人口大量的外移,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二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


(1)依据材料一,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泛起”微澜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和唐宋相比有着怎样的突破性变化?并请你据此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
4 . 有学者认为,明代中国开始进入“近代社会的前夜”.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A.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B.明成祖设立内阁制度
C.黄宗羲提倡“工商皆本”
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