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中叶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明代嘉靖年间推行“一条鞭法”,即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清代雍正年间又全面推行“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明清时期的赋税改革
A.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现象B.利于新的生产关系产生
C.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D.推动了经济政策的改变
2018-10-24更新 | 2795次组卷 | 49卷引用: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2 . 以下两则史料记录了 17世纪苏州丝织业的情况,从史料中可以推断明朝苏州丝织业出现的新特点是(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

我市吴民,罔籍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

A.生产自给自足B.自由雇佣劳动C.产品远销海外D.商帮控制市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明万历之前,南京民间“机户”一般就几张织机,全城民营织机仅千余张,工匠不足千人,这一局面从万历九年(1581年)开始改变,到清乾嘉年间,全城拥有数百张织机的“机户”比比皆是,织机数“十万余计”工匠数以万计。这一变化得益于
A.税收和户籍制度的变革B.工商皆本观念的普及
C.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D.传统经济结构的剧变
4 .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的丝织业中,雇人纺织的机户至少在三万家以上,受雇的机工数量更加庞大,两者已经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这表明当时
A.新型生产关系有所发展B.国家鼓励发展民营丝织业
C.机户机工之间合作无间D.雇佣劳动在江南已经普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