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手工业、田庄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两汉时期,农村出现了一批个体手工业者,他们从事与编户齐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手工业生产,如制陶、酿造、生产简单农具等,产品在乡间贩卖。这一状况
A.反映出农民对农业生产的重视B.进一步丰富农村商品市场
C.与国家的商业政策相违背D.减少了农民对社会的依赖
2022-05-26更新 | 31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据估算,汉代缝制一套成年男衣大致需用布一匹,五口之家,按每人每年做衣2套计,平均一年需用布10匹左右,尚可节余12.5匹。据此可推断汉代
A.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B.民营手工业的效率提升
C.家庭纺织业市场化增强D.小农经济出现分化倾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役使田里、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
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
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2020-10-17更新 | 1528次组卷 | 33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东汉时期成书的《四民月令》记载了当时大地主田庄内的一年事务安排,田庄中一年四季都有农副产品的买卖,如“籴”“粜”(即粮食买卖),三月可买布,八月买“韦履”以备御寒,十一月买“白犬”用于祭祀等,田庄内部还有酿酒、冶铁甚至兵器制造等手工业生产。这反映了当时
A.自然经济逐渐松动B.商人地位逐渐提高
C.地方割据势力壮大D.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学者朱绍侯指出,东汉时期的地主庄园"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但是当东汉末年天灾频发、爆发大规模的自耕农起义时,田庄中的农民却没有响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田庄中的农民没有行动自由B.庄园接纳了大量难民为劳力
C.大土地所有制比小农更先进D.豪强地主势力被政府所压制
6 . 魏晋时期,地主经济“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其实与东汉樊重的“闭门成市”一脉相承。据此可知,魏晋时期的地主经济
A.并未与商品经济完全绝缘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自给自足程度高排斥市场D.阻碍了制盐等行业的发展
7 . 学者吴晓波在分析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没有产生同样变革的根源时指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仅仅一个松江府每年所产棉布就比英国大出6倍。据此作者认为
A.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西方
B.低廉劳动力成本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C.科学技术的落后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
D.国内市场狭小影响了英国纺织品的倾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东汉时期,有些地方的农民主动高开或抛弃自己的土地,加入豪强地主的庄园从事大规模的工商业生产活动。东汉豪强地主封建庄园的出现和发展
A.导致小农经济基本破产B.一定程度上威胁了中央集权
C.使中央政府对豪强地主的控制加强D.庄园先进的生产方式吸引了广大农民
9 . 下图为东汉酿酒画像砖拓片,图中除了劳作的诸人外,右上角另有一人,宽袍大袖,与其他几人紧身窄袖的装束不同,坐于一侧,似为监视劳作,上有仓房。据此,图中描绘的应为
A.酿酒源于东汉的史实
B.世代相袭的匠户制度
C.自给自足的家庭副业
D.豪强地主的酿酒作坊
10 . 俞森的《荒政从书》卷5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中国古代
A.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改变
B.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的
C.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农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019-05-21更新 | 273次组卷 | 26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