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手工业、田庄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下面是四川成都大邑县出土的汉代“弋射收获”和“采莲渔猎”画像砖。除此之外,在四川的新都、什邡、彭州、邛崃、广汉等地也出土了同时期的“播种”“农事”“薅秧农作”“舂米”“捕鱼放伐”“网鱼”“采莲”“拾螺”等画像砖。这些画像砖可以用来研究当时四川地区(     
A.畜力以及铁制农开始使用的情况B.人地尖锐矛盾推动耕作模式的变化
C.农业生产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情形D.手工业部门和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
2022-07-2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两汉时期,它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央集权构成了威胁、但在国家和个体农民之间起着制衡两者利害冲突的作用,可以稳定地方,是社会的润滑剂和缓冲利。“它”指的是
A.诸侯封地B.地主田庄C.繁重徭役D.郡国并行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


材料二 汉代农民“外出为庸(佣)”的现象颇为普遍,如“第五访少孤贫,常佣耕以养兄嫂”“申屠蟠家贫,佣为漆工”“栾布穷困,卖庸于齐,为酒家保”等。

材料三 由于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发展的限制,田庄主不可避免地会对田庄内的宾客、徒附和奴隶进行剥削。同时,由于田庄作为一个综合经营的实体能够“闭门成市”,自给自足,使得它带有种游离于社会之外的倾向性。特别是那些拥有大量私人武装的田庄,在国家控制无力时,田庄就会成为割据势力的政治支柱和经济基础,成为国家统一的对立物。如《后汉书·酷吏·李章传》记载:“赵、魏豪右往往屯聚,清河大姓赵纲遂于县界起坞壁,缮甲兵,为在所害。”汉末董卓在郿筑坞,高厚七丈,周围一里一百步“积谷为三十年储”,号曰“万岁坞”。“坞中珍藏有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锦绮缋毂纨素奇玩,积如丘山。”董卓认为有了郿坞,“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董卓传》)。再者东汉时期的豪族在田庄中隐瞒大量田产和劳动农民创造的物质财富大部分不是作为赋税纳入国库,而是作为地租被田庄主所攫取,影响国家的经济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东汉中央集权的经济力量,“使得东汉封建经济的发展不是像西汉那样表现为封建国家的强大,而是表现为封建国家的贫弱和政治的不稳定”。

——杜庆余《论汉代田庄的历史地位》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与材料三体现的经济现象有什么关系?
(2)根据材料三概括田庄经济的危害。
4 . 湖南蚕桑业原本比荆(州)襄(阳)落后,五代十国时有了一定的发展。据文献记载:“湖南民不事蚕桑,(高)郁(五代十国时期楚国谋臣)今输税者皆以帛代钱。未几,民间机杼大盛。”这一变化表明
A.丝织业成为百姓主要收入来源B.手工业专业化趋势加强
C.赋税改革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D.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
2021-04-28更新 | 17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古代中国手工业并存的三种基本形态分别是
A.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田庄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田庄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C.田庄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D.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役使田里、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
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
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2020-10-17更新 | 1528次组卷 | 3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列三种手工业形态按产品商品化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2020-06-01更新 | 148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许昌县一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8 .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城镇附近的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反映了
A.官营手工业已经衰落
B.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C.私营手工业开始发展
D.小农经济已经破产
2019-07-22更新 | 120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艺书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俞森的《荒政从书》卷5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中国古代
A.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改变
B.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的
C.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农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019-05-21更新 | 273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诗中反映了
A.宋代农业生产规模的日益庞大
B.封建时代手工产品质量低下
C.宋代农户经营方式的日益多样
D.宋代普通农民家庭生活闲适
2019-02-05更新 | 312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4-2015学年河南确山县二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