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是明清江南部分市镇的记载,它反映了明清时期

乌青镇

各处大郡商客投行收买

濮院镇

客商来自闽广、两湖,北方各地

朱家角镇

京声标客往来不绝

罗店镇

镇上商贾凑集,大多徽商,贩卖棉布

A.商业发展依赖商帮B.长途区域贩运盛行
C.市镇主导经济发展D.全国形成统一市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为学者整理的14-17世纪中国米价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期间每公石平均价格(公分银)每公斤银所能购得之米(公石)
14世纪后半期17.1958.17
15世纪前半期10.8492.22
15世纪后半期16.3561.16
16世纪前半期20.1949.52
16世纪后半期23.0043.48
17世纪前半期32.1931.07
平均18.0052.91
A.外来作物大量种植B.大米产量持续上升
C.土地兼并受到抑制D.白银的购买力下降
2021-03-11更新 | 690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史记》对战国时期相关社会现象的记载。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记载

出处

宋国一庄姓商人开了酒铺,他“升概甚平”(称酒公平)“遇客甚谨”,还把酒铺招牌挂得很高,以招徕顾客,多做生意《史记·货殖列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史记·田单列传》
A.商贩注重市场经营的技巧B.长途贩运贸易得到发展
C.商业受抑制的境况被改变D.经商理念源于社会生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为《史记》对战国时期相关社会现象的记载。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A.商贩注重市场经营的技巧B.长途贩运贸易得到发展
C.商业受抑制的境况被改变D.经商理念源于社会生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是汉代借贷关系概况。由此可以推断汉代
A.抑商惠商并存,促进经济恢复B.政府进行经济改革,民间借贷萎缩
C.中央集权弱化,地方割据兴起D.商贾加强权力渗透,官商结合日显
2020-12-0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11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明清时期,关公被商界视为保护神和财神。下表为乾隆年间朱仙镇修关帝庙捐资商号的行业分布统计。对此解科正确的是,朱仙镇
A.商号注重提升自己的社会影响B.手工业的发展最为迅速
C.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转为商业D.商业致富意识成为主流
2020-11-0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先秦时期某一社会现象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这一时期

记述

出处

货物出入市场,须有“司市”所发给的玺节方可通行。《周礼·地官·司市》
(齐相管仲强调)“处农就田野”,“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 方便各就其业。《国语·齐语》
(范蠡认为)“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上不过八十,下不减 二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史记·货殖列传》
“不以农战,则无官爵”《商君书·农战》

A.工商食官的局面不断强化B.争霸战争破坏了农业的发展
C.国家注重对经济实施干预D.社会动荡导致社会流动性强
8 . 下表为明朝中后期江南市镇的特点。据此可知,江南地区
市镇经营项目
湖州府南浔镇、菱湖謓、乌青镇,苏州府震泽镇,嘉兴府石门镇,杭州府塘栖镇桑蚕缫丝
嘉兴府王店镇、王江泾镇,湖州府双林镇,苏州府盛泽镇,杭州府长安镇、硖石镇丝织业
松江府华亭县朱泾镇棉纺织中心
桐乡县炉头镇冶铸业
桐乡县石门镇蚕丝、榨油
归安县善琏镇制笔

A.形成地域性专业分工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政府对市镇合理规划D.城市结构走向了转型
2020-04-1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古代我国县级政区区分等级标准表(节选)
时期 县级政区区分等级标准
秦汉 大县万户以上 小县万户以下    
北周 一等
(7000户以上)
二等
(1500户以上)
三等
(1000户以上)
四等
(500户以上)
唐(开元) 上等
(6000户以上)
中等
(3000户以上)
中下等
(3000户以下)
下等
(1000户以下)
宋代 望县
(4000户以上)
上县
(2000户以上)
中县
(1000户以上)
下县
(1000户以下)
明代 上县
(粮10万石以下)
中县
(粮6万石以下)
下县
(粮3万石以下)

据上表可以推知(  )
A.县域面积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不断削弱
C.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基层治理D.基层治理趋向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10 . 下表是唐宋时期茶叶产地数量变化表,从表中可以推出

时间


类型
中唐晚唐
贡茶州17个17个6个
产茶州43个69个582个
贡茶州所占比重39.35%24. 64%1.03%

A.饮茶习惯日益平民化B.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奢侈品茶叶更受欢迎D.区域分工渐趋合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