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20-21高三下·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为史籍中有关汉代经济的相关记述。据此可知,当时
记述出处
鲁人曹邴氏,“俯有拾,仰有取,贳贷行贾遍郡国”。齐刁间“逐渔盐商贾之利”“连车骑,交相守”“起富数千万”《史记·货殖列传》
“重装富贾,周流天下,道无不通,故交易之道行”《汉书·伍被传》
“长安市有九,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三辅黄图》
A.商业发展得益于政府政策B.商品经济取得一定发展
C.交通便利推动了商业发展D.长途贩运贸易发展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明代松江地区农家收支情况如下表所示,对下表中的现象解读最合理的是
明前期明中后期
东部西部东部西部
收入7.5两62.5两35两80两
支出21.88两68.65两31.25两74.6两
收支相抵—14.38两—6.5两+3.75两+5.4两
A.松江地区实现了均衡发展
B.引进作物新品种提高了粮食产量
C.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质变
D.市镇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2021-06-01更新 | 1249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是明清江南部分市镇的记载,它反映了明清时期

乌青镇

各处大郡商客投行收买

濮院镇

客商来自闽广、两湖,北方各地

朱家角镇

京声标客往来不绝

罗店镇

镇上商贾凑集,大多徽商,贩卖棉布

A.商业发展依赖商帮B.长途区域贩运盛行
C.市镇主导经济发展D.全国形成统一市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下表为唐宋时期货币流通数量统计表,这表明,唐宋时期的经济特点是
时间流通量(1贯=1000文)
唐天宝年间(742—756年)327,000贯
唐贞元二十年(804年)135,000贯
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3.000,000贯
宋熙宁六年(1073年)6,000,000贯

A.商品经济日益发展B.南北经济重心转移
C.陆路对外贸易畅顺D.街市制取代坊市制
6 . 下表是有关唐代长安城西市的三则史料。史料可证明当时
《两京新记》日(张)通妻陶氏,常于西市鬻饭,精而价贱
《唐语林》有礼席,举铛釜而取之,故三五百人之馍,可立办也
《酒肆行》豪家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碧疏玲珑含春风,银题彩帜邀上客

A.西市饮食业适应市场多种需求B.西市不受政府直接监管
C.西市成为经营餐饮的专业场所D.西市经营突破时空限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明代中后期江南商业借贷的记载。据此可知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
人物地区事迹
吕玉无锡“向大户人家借了,几两本钱,往太仓、嘉定一路,收些棉花布匹,各处贩卖.走了四个年头,剩些利息”
何进贵淳安到徐家高价借贷,“寻一些买卖,待后起剩些利息还他,彼又得其所益,岂不是两相美乎?”
诸葛希孟泉州“与兄贷富人金,浮海为生”
歙上吴某锨县“以贫故,偕弱息贷富翁白金若干,贩盐来旌德”
A.政府支持民间借贷B.经济发展影响商业行为
C.抑商政策有所松弛D.因贫借贷成为社会主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是《北宋赋税结构表》(收入单位:万贯)。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租税(正赋)收入征榷(国家专卖)收入商税收入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997年)2408.11167.740061:39
天禧末(1021年)2641.22670.0120440:60
熙宁十年(1077年)2021.34248.4868.828:72
A.征榷收入增长说明抑商政策有松动B.农业税比例下降说明农民负担减轻
C.非农业税比例增加导致商业日益萎靡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赋税结构发生变化
9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推论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
葛洪《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火药发明于东晋时期
《清明上河图》描绘大量商人、商船、店铺画面北宋东京是繁华的商业都市
沈括《梦溪笔谈》记载了活字印刷术中国人最早发明了印刷术

A.①B.②C.③D.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为某学者整理的宋、明两代经济状况比较表(部分)

据如表可知,与宋代比较,明代前期、中期的江南地区
A.政局动荡促使钱币大幅贬值B.民众收入减少导致生活困苦
C.商业贸易发展相对缺乏活力D.白银大量流入影响经济秩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