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封建社会后期,粮、棉、茶等一般的民生用品在转运贸易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流通量和流通范围较以往逐步扩大,流向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导致这一趋势的原因是
A.农产品商品化趋势的增强B.政府对民生予以密切关注
C.生产力水平出现质的飞跃D.城乡生活方式融合的推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江苏南浔的“湖丝”不仅远销国内边远市镇,而且大量出口;浙江桐乡的铁器“大江南北咸仰赖”。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资本主义萌芽促进私营手工业的发展B.商品流通突破了狭隘的地方市场
C.商业繁荣促进工商业市镇兴起D.海禁政策松动促进海外贸易发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到了11世纪,中国经济已经严重依赖现金替代物,……为了预防公众的混乱并保留其便利性,政府当局明令禁止私人团体发行纸币而将这一权力归国家专有。第一张官方印制的纸币于1024年出现在四川省,那里是早期印刷行业最为活跃的中心。”下列相关的解释与之相符的是
A.纸币产生根源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B.11世纪四川社会经济最发达
C.控制纸币发行是政府维稳的重要手段D.纸币是商品经济衰退的产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北宋真宗在位期间,宰相王旦曾言,都城开封“资产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南宋高宗在位时,临安府有“珠子行人姓任者”,“其珠铺珠子,约十余万缗。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
A.商业环境相对宽松B.已不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商业经济成为主流D.政府重商政策己初见成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闰十二月诏:“诸路(应作道)州民户,或有能勤稼穑而乏子种与土田者,或有土田而少男丁与牛力者,令农师与本乡里正村耆相度,且述土地所宜,及某家见有种子,某户见有缺丁(男),某人见有剩牛,然后分给旷土,召集余夫,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此诏的颁布
A.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B.消除了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
C.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D.促使小农经济逐步走向瓦解
10 . 有学者认为:宋朝标志着旧的中世纪统治的结束和所谓“现代”发展的开始,宋朝时所发生的一些变动,显示出典型的“现代’特征。下列史实不符合此观点的是(       
A.“市”的发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B.市民阶层不断发展
C.指南针运用于航海
D.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