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蚕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汉武帝时,令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一人有市籍,则身及家内皆不得有田,犯令者,没入田货(货指田中所出)。农商之分,实自此始。

——据司马迁《史记》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的主要经济政策及其措施。

材料二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

——吴自牧《梦良录》


(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与唐朝相比,宋朝商业发展呈现出哪些新变化?

材料三   在明代,特别是中叶以后……大小商人的数目迅速增长,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尤为商贾聚集之处。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为数繁多,几乎任何东西都可能出现在市场之上。不过,从远途贩运的角度来看,除属于国家专控商品的盐和茶之外,流通量和交易额最大的商品是粮食、棉花、棉布、丝和丝织品。

——朱绍侯、龚留柱《中国古代史教程》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代商业呈现的特点。
2 .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商业初兴之时,只有现在所谓定期贸易。《易经.系辞传》说: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就指这一事实。所运销的,多数是奢侈品,所以专与王公贵人为缘。“子贡(卫国大商人、孔子弟子)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以与之抗礼”《史记.货殖列传》),“交通王侯,力过吏势”(《汉书.食货志》),此等商人,看似势力雄厚,其实和社会的关系,是比较浅的。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早期商业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定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同样,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率提高使人口的相应增长成为可能,而人口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发生商业革命的原因。
2021-06-2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市商业繁荣是罗马帝国兴盛的基石。奥古斯都统治时期,商人得到了帝国政府的承认、保护和部分特权,如降低关税和简化税种,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他派远征军深入阿拉伯半岛南部,为商人占取重要港口,外贸商队均有官方的武装部队保护。商人自由往来各地,而且在政府主导下为城市修建了城墙。

汉武帝时期开通了丝绸之路,长安城专设机构供外来商人使用和居住。为了解决财政问题,他推行新的经济政策,对国内商人课以重税,使“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商人被定为贱民,不得进入仕途。此后,商业发展的空间已极小。

(1)据材料一,概括奥古斯都统治时期与汉武帝时期商业发展的异同点。

材料二1924年孙中山谈到人口增殖问题时指出:“中国人口总是不加多,外国人口总是日日加多……他们便用多数来征服少数,一定要并吞中国。”1949年毛泽东指出:“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我国各项事业刚刚起步,人力是现实生产力,人多力量大。”从1949年至1980年,中国净增人口4.3亿。邓小平强调人口过多给经济、社会带来负效应。1982年,中央将计划生育定为国策,提倡“一对失妇只生一个孩子”。2015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6.6%,远超国际标准,故此中央政府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3)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人口政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这些政策提出的依据。

2018-06-0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四川省遂宁第四中学高三一模文综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