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鲁国大夫臧文仲因毁掉国内阻碍商品流通的关卡,同意妾侍织蒲席出售被斥为“不仁”的人。一百多年后,孔子学生子贡从事商业,但被指责为不安本分。这反映出当时
A.商人社会地位不高B.儒家反对商业活动
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2018-05-0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代冯梦龙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讲述了湖广襄阳府枣阳商人蒋兴哥,从广东贩卖珍珠、玳瑁、苏木、沉香等到苏州枫桥,巧遇同乡米商陈大郎贩米到苏州。故事中可以看出
A.湖广襄阳商品经济发达
B.苏州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C.“苏湖熟,天下足”
D.湖广主产珍珠、苏木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宋代的文化消费更加繁荣。宋代文化相对普及,读书人扩展至社会的各个阶层,不仅是士人,也有农人、商人、女性、蒙童、武将等。……因为歌舞百戏演出形式的开放性及内容的娱乐性,各个阶层和各个行业都成为其受众。……宋代旅游者也涉及各个阶层,构成一幅全民游乐图。……宗教贵族化色彩逐渐淡化,宗教更加深入社会生活,不论穷富,信徒们心甘情愿蒂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去获得慰藉、满足和充实。……作为一种特殊信仰,占卜在宋代社会盛行不衰,各个阶层都热衷于此。至于艺术品、奇花异石、钟鼎铭器等无一例外地走向市场,成为文化消费品。

——摘编自秦开凤《宋代文化消费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据材料归纳宋代文化消费繁荣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文化消费繁荣的原因。

材料二:到18世纪中期英国男人的识字率达到60%;女人的识字率达到40%。英国人具备了消费文化品的基础。……到17世纪晚期,英国开始形成一个数量庞大的中等阶层,在强劲购买力和模仿消费的推动下,英国中等阶层十分热衷于文化消费。……正是这种高度的商业化,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咖啡屋俱乐部和酒馆协会参与了生产文化的所有过程,艺术和想象作品的创作,这些场所成为英国文化消费的策源地。……到18世纪,文化艺术、大众音乐会、戏剧消费成为大众的财产,成为商业化的文化消费。18世纪的英国文化消费出现繁荣局面,这也正是英国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与工业革命一道为社会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整理自李新宽《18世纪英国文化消费的繁荣及其原因》


(2)据材料归纳18世纪英国文化消费繁荣的原因。对比材料一、二,指出18世纪英国文化消费与中国宋代文化消费的主要差异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山西商人对中国金融组织与融资制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工具和金融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尤其是在明末清初,山西商人开设的信用机构层出不穷,极大地促进了当地金融业的发展。他们创立了从事消费机构当铺;创立了对贫民放印子钱的印局;创造了专门从事钱银兑换业务的钱庄;创造了专门经营汇兑业务的票号。随着金融交易的发展,这些从事单一业务的金融机构,相互学习,走上了存款、放款、兑换、汇款等业务的综合经营之道。随着外国银行的入侵,山西票号失去了固有市场,票号自身也没有按着现代银行的办法改造成股份制银行。在经营管理中怠于开拓创新……日益落后于西式金融机构,最终全军覆没。

——摘自孔祥毅《山西商人对中国商业革命的贡献》

材料二   法兰西民族在历史上就有从事金融活动的传统,国内金融势力强大。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各主要经济部门已形成若干金融资本集团,由他们控制着各部门经济的发展,法国金融资产阶级不但在国内把大量资金投入金融领域,而且在对外扩张时也太多以贷款方式向殖民地进行资本输出,而不像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在国内向工业投资,在国外则以开矿建厂的方式进行资本输出。

——摘编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

材料三   一部世界金融史,还是一面大国兴衰更替、民族复兴崛起的镜子。在这面镜子中,可以看到金融对一国经济政治的影响,一国全球地位的变迁兴衰深深地被打上了金融的烙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山西金融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在近代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金融业的发展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经济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运用所学的其他相关史实,阐述你对材料三中观点的认识。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西欧不同,中国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农业社会,从来没有出现贸易立国的时期,尽管很早就有与海外的商业往来,却没有成长为推动新兴经济部门的发展并动摇旧经济结构的力量。古代海外贸易的基础及主要内容是丝绵织品及各种土特产。中国在这方面是有有利条件的,宋元至明初与海外的贸易往来规模也相当可观……然而中国终究由于缺乏内部市场机制的驱动,商业化的海外贸易活动达不到应有的高度。……中外学者一般认为明中叶以后就衰落了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1843年英国与清政府制定第一个协定税则,主要进口货的税率比以前粤海关的实征税率降低了一半以上。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提出值百抽五的原则,再次降低税率。但实征从未达到5%。1902年修订协议后,进口货平均实征在3.2%左右,成为举世罕见的最低税率。

中国的出口物资主要是农副产品,其中以茶叶、生丝为大宗。在出口总计中,如1873年茶叶占49.33%,生丝占36.48%;1883年茶叶占43.70%,生丝占24.88%;1893年茶叶占23.71%,生丝占22.11%。……在出口总计中,如1873年工业品占8.97%,丝织品占3.14%;1883年工业品占18.23%,丝织品占6.67%;1893年工业品占20.45%,丝织品占7.53%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海外贸易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分析明中叶以后中国海外贸易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近代中国对外贸易有何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其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你觉得应该如何推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7 . 阿拉伯商人苏莱曼对唐朝如此描述:中国人买卖公平。当债权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他写下借条记下这笔借款。如果债务人日后抵赖,那么会受到官府二十次鞭笞后背的惩罚,并处两千万铜钱的罚金。如其描述属实,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唐代财产私有得到政府有效保护
B.唐政府为民间借贷活动提供保护
C.唐政府为外国人提供专门的保护
D.外国人对唐政府的评价有失公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有曹婆肉饼、宋五嫂鱼羹、王妈妈茶肆、王小姑酒店、丑婆婆药铺等著名店铺。这些店铺虽以妇女闻名,但前台售卖的以男性为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北宋城市的商业功能十分完备
B.北宋男尊女卑的观念已被摒弃
C.北宋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市的发展已打破时间空间限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雍正十三年规定:“京城一切无帖(龙帖,即营业执照)铺户,如有私分地界,不令旁人附近开张;或将地界议价若干,方许承顶;至发卖酒斤等货物,车户设立名牌,独自霸揽,不令他人揽运,违禁把持者,枷号(拘留)两个月,杖一百。”这表明当时政府
A.限制商业活动B.抑制商业兼并C.加强商业监管D.鼓励商人竞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宋代官员待遇优厚,俸禄以货币为主官员除了月给俸钱之外还有禄粟、职田等实物和土地报酬以及农粮钱”、“餐钱”、“给券”、“茶汤钱等津贴。据此可知宋代的俸禄制
A.易于滋生腐败堕落现象B.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
C.促使重文轻武局面出现D.助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018-01-20更新 | 316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