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主要是表现在
①大量农副产品投入市场
②江南地区兴起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③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
④农村中自由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现象逐步增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 . 阅读如下四则反映唐宋商业经济状况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唐】李白:《估客乐》

材料二:“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夜闻。”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时会琴客》

材料三:“今夜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材料四:“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宋】王安石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唐宋商业发展的状况。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清商业发展有什么新特点?

2018-02-1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题2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高宗时,富商邹风炽“邸店园宅,遍满海内,四方物尽为所有。”

——《太平广记》

材料二至(开元)十三年……在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歧州(陕西凤翔),夹路列让肆待客,酒馔丰溢……南至荆襄,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州(今成都)、凉府(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杜佑《通典》

材料三唐玄宗曾问巨豪王元宝有家私多少,回答说:“臣请以绢一匹,系陛下南山树,南山树尽,臣绢未穷。

材料四史料记载,邹凤炽“常与朝贵游”,王元宝、郭万金等富贾“各以延纳四方才士,况于供选,朝之名僚往往出于门下。每科场文士集于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

——《开元通宝遗事》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哪些现象?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哪些实质问题?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现象?这样情况是何种社会实质的反映?

(4)材料一和材料四说明这种商业活动是否迅速促使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018-02-1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题1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宋徽宗崇宁年间,宋廷开始征收“侵街房廊钱”。承认了侵街的合法性。上述现象:
A.折射出宋朝开放的时代特色B.说明了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C.反映了宋朝城市经济的繁荣D.改变了都市汴梁的城市布局
7 . 中国古代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材料表明,引发人们经商致富的动机中
A.包含着否定商业发展的基本因素
B.体现了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目标
C.折射出由抑商到崇商的观念变迁
D.表明了商人参加科举的强烈诉求
8 . 唐德宗曾云:“通商惠人,国之令典。”大臣陆贽也认为:“商农工贾,各有所专,凡在食禄之家,不得与人争利。”唐宪宗令:“百姓商旅诸色人中,有被分外无名赋敛者,并当勒停。”这反映出唐朝中期后
A.商人逐利风气盛行
B.承认官商的社会地位
C.曾短暂放弃抑商政策
D.政府重视商业的社会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明朝王世贞记载:“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材料反映了
A.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出现
B.重农抑商政策的危害
C.农副产品市场化的加强
D.对外贸易的繁荣兴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清明上河图》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动画片《麦兜响当当》将其做成了动画,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也特设一幅《清明上河图》以展示宋代都城的街市。下列现象在宋代都城街市不可能出现的是
A.“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还有国外客商,商品满目琳琅”
B.“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C.“买卖昼夜不觉,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
D.“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