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里耶秦简是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秦代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其中记载有对官府经营交易考核的“市课”。秦法也规定官府必须派遣正式官吏从事商品交易,在交易过程中要有令史或令佐负责监督。由此可见,秦朝(     
A.重视政府对市场的监管B.重农抑商,打压商业活动
C.扰乱了商品交易的秩序D.强化以法治吏的治国方略
2023-02-19更新 | 162次组卷 | 9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朝廷下令:“自今商旅出海外藩国贩易者,须于两浙市舶陈牒,请官给券以行,违者没入其宝货。”据此可知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B.海外贸易主导权的转移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D.政府规范管理海外贸易
2023-02-1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朝晚期,众多的负贩行商在国内异地落迁定居,这不仅给当地市民带来新鲜的观念,而且他们具有地域或宗族特色的性格与形象也深深影响了侨居之地的市民,同时他们也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生活方式向定居地靠近。这一现象(     
A.有利于促进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B.成为新生产关系产生的前提
C.导致传统户籍制度的混乱与瓦解D.推动封建等级秩序走向崩溃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国时期,私人手工业和商业遭到严重破坏,一个阶段几乎陷于停顿。货币骤减,基本上不通行,布帛成为主要的交换媒介。黄初二年(221年),魏文帝在董卓罢五铢钱31年后,下诏恢复五铢钱,但只过半年就不得不宣布作废。太和元年(227年),魏明帝因“人间巧伪渐多,竞湿谷以要利,作薄绢以为市”,乃更立五铢钱。至西晋时,商品经济有所恢复,钱又成了富人追逐的目标。当时商业发达的地区局限在洛阳和长江流域,全国广大地区还是使用谷帛进行交易。南北分裂后,由于南北条件不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水平也有差别。

——摘编自晃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明万历时,“农事之获利倍而劳最,愚懦之民为之;工之获利二而劳多,雕巧之民为之;商贾之获利三而劳轻,心计之民为之”。当时吴中“缙绅仕夫多以货殖为急”,“明(朝)洞庭山消夏湾蒋举人某,屡试春官不第,遂效垄断之术,居积取盈,算入骨髓……不数年称高赀矣”。华亭徐阶做宰相时,“家中多蓄积妇,岁计所织,与贾为市”。至于商贾本人通过“急公议叙”“捐纳”等方式取得官位的,在晚明历史上更是不胜枚举。

——摘编自吴仁安著《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商业领域的新现象及其产生的影响。
2023-02-1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两宋时期京城有固定经营场所的职业商人,通过文字、图形、色彩等招牌、幌子向客户传递其所经营的商品范畴、特点和档次等。如《清明上河图》中,有两家药铺的招牌分别为“赵太丞家”“杨家应诊”,在招牌旁边介绍了大夫特长与药品功能等。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市场意识较为浓厚B.商业突破时空限制
C.商家经营诚实无欺D.风俗画的写实风格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面是敦煌吐蕃的一份买卖契约。这则材料可作为直接证据用来佐证(     

未年(803年)尼明相卖牛契

黑特牛一头三岁,并无印记。未年润十月廿五日,尼明相为无粮食及有债负,今将前件牛出卖与张抱玉。准作汉解麦壹拾贰硕,粟两硕。...立契后有人先悔者,罚麦三石,入不悔人。恐人无信,故立此契为记。

麦主牛主尼僧明相年五十三保人尼僧净情年十八保人僧寅照保人王忠敬年廿六见人尼明香


A.吐蕃土地兼并B.唐朝的律令制度
C.古代契约精神D.发达的商品经济
2023-02-1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国古代史核心考点13隋唐的兴亡-202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炼
7 . 中国历史上,宋代铜钱外流现象严重,远远超过以前任何一个朝代。宋代铜钱主要流向少数民族地区和海外诸国,例如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区,在当时的印度尼西亚,直接被充当流通交易货币。这说明宋代(     
A.对外贸易主要依靠的是海运B.政府积极推动贸易发展
C.政府在亚洲有较高政治地位D.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优势
2023-02-1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2022-2023学年高二2月调考历史试题
8 . 明朝王象晋在《群芳谱》中说:“北方广树艺(棉花种植)而昧于织。”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指出:“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材料可以用来探究,这一时期(     
A.南北间经济差距扩大的影响B.南方棉纺织业兴起的背景
C.种棉对稳定小农经济的作用D.跨区域间贸易繁荣的原因
2023-02-1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明清时期,在政治上封建专制不断强化的同时,在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一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B.出现“苏湖熟,天下足”局面
C.交子作为主币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发行D.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瓦解
2023-02-1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通用货币是始铸于武德四年(621年)的“开元通宝”。其仿汉五铢钱,每十钱重一两。起初由于经济贸易不频繁,百姓多以绢帛代替货币,较少使用钱币。进入开元、天宝之世(713~756年)后,商业步入隆盛时期,绢帛便基本退出历史舞台,钱币遂成为主要流通手段。开元、天宝共计44年,在此期间,全国共开炉99处,每年铸钱三十二万七千贯;此后又有所增加。据统计,从天宝时期(742~756年)至唐末,共铸“开元通宝”钱四百亿(贯)左右。

唐后期,随着商品流通的加快,沉重的钱币在储藏及运送方面已成大问题。于是专替商人与官僚保管钱物的“柜坊”出现了,类似于今天的汇票的“飞钱”(又称“便换”)也出现了。

——摘编自重光《唐代商业活动中出现的新因素》

材料二   南宋时期的临安府店铺林立,已经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级大都市了,由此可以想象当时的商品交易是多么活跃。商业活跃又推动了商业信用扩大,并进一步刺激货币需求激增。宋王朝为防北方辽、西夏、金人的威胁,被迫养重兵以为备,这导致其军费开支庞大,财政非常困难,需依靠发行纸币以弥补开支,而这又促进了纸币的进一步发展。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发达,为纸币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当时造纸业和印刷技术都有了很大发展,能够造出专用纸张来印制纸币。

——摘编自王耀萱、常杰《两宋纸币的产生及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商业活动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廷发行纸币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唐宋货币发展的相同影响。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