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8 道试题
1 . 两宋时期,市民消费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消费,其中“花鸟山水,歌舞书画,钟竹文墨”成为时尚。这一消费观念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榷场贸易的推动B.坊市制度的突破
C.重农抑商的废弃D.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在农家经营中,栽桑养蚕的比重超过粮食生产的比重。嘉兴府的近镇村坊大都种桑养蚕,以织细为业,“丝衣被天下,大贾鹜集”,“大都东南之利,莫大于罗绮绢泞……而今三吴之以机杼致富者尤众”。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农作物分布格局的变化B.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
C.农业基础地位发生动摇D.新型生产关系的出现
3 . 按照宋代的贸易政策,外国商船到达中国港口之后必须向市舶司报告,市舶司对其货物收取1/10的进口税。除此之外,市舶司还负有核发进出口贸易公文、引导外国船舶来华朝贡与通商的职责。这(     
A.导致了经济重心南移B.引发了西方殖民侵略
C.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D.适应了贸易发展需要
4 . 据学者研究,明代松江地区籽棉的常年产量在7015万斤至8418万斤之间,而其时松江地区年产棉布约2000万匹,需籽棉至少11250万斤。据此可知当时(  )
A.官营手工业已进入鼎盛时期B.经济发展日益依赖于世界市场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流动”的宋朝

材料一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汴水横亘,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

——《宋史》

朝廷创置榷场以通南北之货...内足以专课息之源,外足以固邻国之好。

——《宋会要辑稿》

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

——(宋)朱彧《萍洲可谈》

典卖倚当庄宅田土,今后并立合同契四本,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纳商税院,一留本县,违者论如法。

——《宋会要辑稿》

材料二太宗时,置榷属于京师,诏诸蕃香药宝货至广州、交险、两浙、泉州,非出官库者,无得私相贸易。

宋初制定的《私茶法》规定,“民茶折税外悉官买,民敢藏匿不送官及私贩鬻者没入之,计其直百钱以上者杖七十。”

——以上两段材料均出自《宋史》


(1)据材料一、二概括宋朝社会“流动性”的特点,并简述其表现。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社会“流动性”的原因及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代不仅以粗犷自发的娱乐、诙谐滑稽的表演、亲呢粗野的调笑、开怀尽兴的消受,使人们实现了往日难以实现的自我表现。而且这种种的肆无顾忌的行为,在文化上完全展示了一个非官方、摆脱政治禁锢的另一个世界,或社会生活的另一个方面。这反映出当时(     
A.官方意识形态弱化B.门第观念的淡化
C.个人主体意识觉醒D.市民文化的发展
7 . 盛泽镇(今江苏苏州吴江区),本来是一片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归……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上述材料说明(     
A.以盛泽镇为中心形成了徽商和晋商B.明代开始突破坊市制度
C.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失效D.工商业发展促进城镇的形成与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唐代之前,城乡间的经济联系大多是通过政府赋税与土地地租的形式建立的,供给城市的农产品也并不是通过市场渠道来完成交易的。唐代中叶之后,尤其宋代以来,市镇成为周围农户实现交易的场所,逐步形成了以市镇为中心的市场网络。这一转变(     
A.反映了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B.推动全国性统一市场的形成
C.促进了农民身份的根本转变D.开启了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宋时期,商贸活动十分发达,贸易范围广大,交易额度也随之迅速上升,商业和商品的流通的扩大,客观要求流通中的货币量与之相匹配。而唐朝以来产生的钱荒问题一直延续到宋朝,且北宋民间藏币蔚然成风,更加剧了钱荒严重性。此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政府放松对经济的管制B.商人的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C.纸币的产生具有必然性D.江南市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所示为明清时期江浙部分地区的市镇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个)据表可以推知,明清时期江浙地区(  )

   

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B.发展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C.重农抑商有所松弛D.区域经济发展失衡
2022-11-27更新 | 1126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