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数量变化统计表(单位:个),由此可推知,明嘉靖到清道光年间
A.广东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经济重心已逐渐南移
C.农民与市场联系加强
D.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拉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梁初,惟京师及三吴、荆、江、湘、梁、益用钱。其余州郡,则杂以谷帛交易。交、广地区由于对外贸易,则全以金银为货”。东晋南朝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并行,而且实物货币占主要地位。实物货币占主体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B.政局动荡货币不一
C.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D.政府控制金银流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明朝初期“非世家不架高堂,衣饰器皿不敢奢侈”。明中后期则一改“简质”的社会风尚,靡然向奢,甚至“以俭为鄙”。这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松弛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下层百姓易染奢靡风气
2018-07-14更新 | 331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朝代

经济

政治

文化

曲辕犁普遍推广。

茶广泛种植。

均田田制逐渐瓦解。

港口城市贸易繁荣,“海上丝绸之路”有所发展

实行三省六部制

科举考试以进士和明经为主。

出现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出现谏官。

佛教进入全盛时代,刊印《金刚经》。

诗歌步入鼎盛时期。

书法“颜筋柳骨”。

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田制不立”,土地买卖频繁

宋坊市界限打破,出现纸币交子。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广泛设立。

中央设三司使,地方设知州和通判。

州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体系形成,实行“糊名出法”现谏院。

理学兴起。

词、曲、话本逐渐兴起,出现南戏。

苏黄米蔡四大家,主张“有意无法”。

“三大发明”完成。

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番薯引入中国,棉花广泛种植。

白银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苏州的丝织业、佛山的冶铁业出现。

大规模雇佣劳动的手工工场。

明太祖禁止海外私人贸易。

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

八股取士。

形成完备的科、道监察体系,出现厂卫制度。

学成熟;出现“异端”思想家李贽。

世情小说盛行。

出现总结性科技巨著《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

西方传教士来华。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等整理

上表为中国唐、宋、明三朝若干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相互关联,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朝“商人之互相合作,共同经营之情形已屡见不鲜,但始终无发展为股份公司、取得财团法人地位之趋向”……执商业资本之牛耳的徽商、晋商,其汇兑业务的运转全赖个人操守及道德观念,“亦不能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以民法及公司法之作保障者相提并论”。据此可证实
A.明朝商业近代经济因子的缺失B.明朝商业发展没有法律保障
C.传统儒家思想制约商业的发展D.商业发展深受商人素质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朝中后期,全世界白银产量中的1/2流向了中国,明朝成了名符其实的“白银帝国”。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步由节俭变为追求享受,一些原本只能由皇室、贵族和官员享受的衣食住行也逐渐走向商业化和世俗化。江南地区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妇女,甚至农村居民也参与到旅游的浪潮之中。这些现象说明,当时中国
A.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经济结构出现质的变化
C.拜金享乐为社会普遍认同
D.出现了社会转型的契机
2018-03-20更新 | 742次组卷 | 19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唐代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千里河烟直,青槐夹岸长。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农村市场获得发展
B.海上贸易居于主导
C.坊市界限已经打破
D.区间贩运异常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6世纪,松江的棉布在全中国打开销路,商人汇集到棉布生产地,他们携带资本,参与了从棉花到织布的生产全过程。这一材料表明是(     
A.商人流动性大B.商帮的推动棉布发展
C.粤商的发展D.闽商的衰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管子》一书建议把“修道途,便关市”作为“输之以财”的重要方式之一。《孟子》记载宋国大夫戴盈之说:“(税率)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
A.交通改善便利了商业发展
B.区域性统一市场日渐形成
C.区域间长途贸易不断兴起
D.加大“关市之征”成为共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宋代官员待遇优厚,俸禄以货币为主官员除了月给俸钱之外还有禄粟、职田等实物和土地报酬以及农粮钱”、“餐钱”、“给券”、“茶汤钱等津贴。据此可知宋代的俸禄制
A.易于滋生腐败堕落现象B.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
C.促使重文轻武局面出现D.助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018-01-20更新 | 317次组卷 | 1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