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明清时期江南丝织品的输出,“北趋京师;东北并高句丽、辽沈;西北走晋、绛,逾大河,上秦、雍、甘、凉,西抵巴蜀西南之滇、黔;南越五岭、湖湘、豫章、两浙、七闽,溯淮泗,道汝洛”。这说明
A.全国性的市场网络已经形成B.长途贩运推动工商业市镇兴起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D.水运成为贸易运输的主要形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元朝政府起初在南方先后设七个市舶司,后来合并为广州、泉州、庆元三处,还制定了市舶法则,规定由市舶司审批货物等,发给公验、公凭。元朝政府设立市舶司主要目的是
A.加强商业直接监管B.政府垄断对外贸易C.加强对外贸易管理D.为了增加商业税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
A.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B.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
C.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D.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
2020-04-01更新 | 1245次组卷 | 64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B.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D.土地兼并现象被有效抑制
2020-01-22更新 | 522次组卷 | 2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新华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提升卷历史试题
7 . 公元1666年,康熙帝令各省将须征税的货物种类及税率刊刻在木榜上,竖于各关口,并在商贾往来的孔道上“遍行晓谕”。康熙帝此举有利于
A.提高商贾地位B.推动中外贸易
C.保障市场公平D.恢复社会经济
8 . 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D.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2020-01-01更新 | 578次组卷 | 29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调查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年间以后大量商品开始用银计价,嘉靖、万历年间的工资、田赋、 盐课、关税、官府收入、外贸交易都大量用银。这反映出
A.白银成为唯一流通的货币B.明代已经出现货币经济
C.银本位货币制度逐渐形成D.传统货币制度已经崩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2019-12-27更新 | 1312次组卷 | 86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