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清时期的震泽镇,在元朝时只是一个小村落,居民仅数十家;明中叶后增至三四百家;清初,由于丝织之盛,货物并聚,该镇居民达二三千家。这一变化反映了(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分工B.跨区域商品贸易的繁荣
C.政府积极推行惠商政策D.市镇经济与手工业发展
2 . 汉代,丝绸与钱币粮食一样,可以用作支付军饷。从某种意义上讲,此时丝绸是一种最值得信赖的货币。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市场上的白银货币量不足B.统治者对丝绸服饰的偏爱
C.政府军费开支的急剧增长D.丝绸具有高度流通的价值
3 . 唐代长安城西市是全国最主要的市场,交易区集中在一个开设市门、四面有墙的较为封闭的场所内,以“肆”(行店)为单位将若干同类商品聚集起来,集中交易,市内设有专门管理机构。这说明唐代(     
A.重视商业的发展管理B.商业大都会快速崛起
C.保持市坊分离的模式D.长安成为工商业市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明中后期,当国家财政或国家救济发生困难时,明朝政府会向积累了大量财富的商帮寻求帮助,作为奖励或交换,商人被授予“义民”“冠带荣身”等荣誉称号,以及给予国子监的入学资格。由此可见,明中后期(     
A.抑商政策因时局而改变B.国家承认商人的社会财富
C.商帮介人国家经济命脉D.商人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代有医书传世的医家中,有明确文献记载其为中途弃举从医者多达数十人,而未有医书传世的儒生弃举从医者更是不在少数,在各地方志及其他史料中有许多相关记载。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八股取士阻断平民入仕道路B.医药事业进步带动从医热潮
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D.经世致用思想改变价值取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唐代人口迁移受法律严格限制,只能在特定范围内有条件地迁移,宋代则逐步放开对人口迁移的限制,尤其是乡村客户(无地农民)有了迁徙自由。宋代这一变化(     
A.体现了理学社会教化的加强B.反映了中央集权趋于弱化
C.顺应了工商业发展的要求D.表明政府鼓励民众的迁移
2022-07-27更新 | 23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6讲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下) -【备课备考通】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选课件(附精选试题)
7 . 商代使用海贝作为货币,它主要产于我国海岸的南海、西沙群岛以及西亚等地区。可见,商代时期海贝的使用(     
A.推动了商代统治区域的扩大B.依赖于跨区域经贸联系增强
C.开启了南北方的经济联系D.得益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初,纸币宝钞作为法定的货币,然后铜钱、白银、宝钞兼用,明末又推行银两制,白银便成为了主要的流通货币。这一转变能够说明当时(     
A.传统朝贡体系的解体B.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
C.自然经济的逐渐瓦解D.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图1、图2分别是唐朝和南宋的对外贸易交通路线图。前后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图1                                                                                  图2
A.国家海权意识增强B.朝贡贸易体系的影响
C.指南针已广泛应用D.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清明上河图》中不少店铺用文字表示商店的字号,大多数店铺的招牌中都以黑色楷书书写标识,但各家的书写风格略有不同。如图甲所示的“正店”和图乙所示的“十千脚店”,“正店”二字使用的是笔画平直的楷书,而“十千脚店”的书写则连笔较多,颇有行书的意味。由此可知,《清明上河图》(     

图甲“正店”                    图乙“十千脚店”

A.兼具艺术性和史料价值B.借鉴了魏晋人物画的风格
C.追求对生活的忠实还原D.属于市民阶层的绘画创作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