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1 道试题
1 . 宋元时期,某物品大量出口海外,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它是
A.丝绸B.茶叶C.瓷器D.棉花
2 . 对民间买卖关系,唐《杂令》规定:“诸公私以财物出举者,任依私契,官不为理”。宋代始有红、白契之分,凡加盖官印的契约称为红契,其举证效力高于未加盖官印的私契;经官府验证收税的税契成为剖决纠纷的重要依据。这一变化表明
A.民间交易法制意识增强B.私有财产观念日益普及
C.政府严格限制商业贸易D.经济发展影响经济立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东汉郑玄说:“大市,人民(奴婢)马牛之属用长券(券,指木牍、竹简制的券书);小市,兵器珍异之物,用短券。”商品交易时,“为券书以别之,各得其一,讼则案券以证之”。据此可知
A.商品买卖的契约形式已被使用B.契约形式成熟和标准化
C.政府的“抑商”政策形同虚设D.实物借贷形式比较普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表为不同史籍关于纸币“交子”产生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交子
出处记述
《续资治通鉴长编》益、邛、嘉、眉等州,岁铸钱(铁钱)五十余万贯,自李顺作乱(993年),遂罢铸,民间钱益少,私以交子为市。
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宋史·食货志》真宗时(998—1022),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谓之交子。
A.宋真宗年间流行于蜀地B.系政府发行的交易凭证
C.为解决铁钱困境而产生D.超额发行引发信用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代商人的地位,上升,朝廷允许商贾中的“奇才异行”者应举。商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交游权贵、为婚姻铺路,“不顾门户,直求资财”成为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宋代时常发生榜下择婿之事,富商及高官争相择新科进士为婿,新科进士也愿意成为商人的女婿。由此可知
A.追名逐利成为社会主流B.士人群体的地位急剧下降
C.传统重农抑商观念被抛弃D.经济发展导致观念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唐代诗人元稹在《估客乐》中云“父兄相教示,求利莫求名”,父兄劝诫子弟,既然经商了就不要考虑功名。到宋代,商人不仅逐利也注重求名,“父商子仕”现象普遍。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经济发展冲击了价值观念B.中国古代经济转型的出现
C.选官制度促进了阶层流动D.主流文化受到了极大挑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要研究当时的海上丝绸之路,最适合寻访的城市是
A.西安B.泉州C.开封D.洛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宋代整个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对于国家财富看法是“财富的来源不在于小农而在于豪强,兼并之家是为国家守财尔”。在这种看法的影响下,宋代
A.实行了二府三司制度B.将地方财政收归中央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D.“田宅无定主”成为常态
2021-12-02更新 | 275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宋代商业政策实现了由重视专卖榷利向注重征收商税的转变,即“以税代利”,其透露了一种信息,即国家承认和保护私有商业,商人只要照章纳税,就可以自由兴贩。此外,皇帝还经常下达禁止乱征杂税和乱摊杂役的诏书。宋代此举
A.推动了抑商政策的废止B.有利于雇佣关系的发展
C.旨在加速工商阶层分化D.改善了商业经营的环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