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1 道试题
1 . 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2020-12-02更新 | 4407次组卷 | 7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据《史记》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卫国经商有方,成为著名的大商人,遂携束帛重礼去拜访诸侯,所到之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出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宗法分封制逐渐趋向瓦解B.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C.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D.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
2020-11-20更新 | 479次组卷 | 27卷引用: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年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明清时期,浙江崇德石门镇因专营榨油而发展为拥有数千家居民的雄镇,嘉善干窑镇“民多业陶”,平望镇“居民日增,货物益备,而米及豆麦尤多”。材料反映了当地
A.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B.集镇发展呈现专业化
C.政治经济重心已经分离D.出现了多个商业中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95—1997年,在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一些铜钱,其中有秦至西汉初的半两钱。昭平、贵县、合浦、平乐贺县等地的汉墓已发现有不少秦汉的半两钱、五铢钱。在昭平县风清一号东汉墓出土了5种钱币308枚,风清二号东汉墓也出土了3个品种共553枚钱币。由此可以推断当时
A.地方有铸钱自主权B.商业活动比较自由
C.岭南经济比肩北方D.南北经济联系加强
5 . 《中国的历史:绚烂的世界帝国一隋唐时代》描述:顺着纵横于扬州城的运河(官河)沿岸形成了许多“市”,这里不仅是大米和食盐交易之地,而且还从事金银器、丝织品、木材、茶叶等各种商品的交易……城内的“侵街”现象急速扩大,一到夜晚整个街道灯火通明。据此可知
A.农产品开始商品化B.商帮兴起,专门贸易发达
C.城市经济功能增强D.运河开凿,经济重心南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俗语说文史不分家,要学好历史,可以借助文献来了解历史情况。据《鸡肋篇》记载:“昔汴都数百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这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经济情况
A.宋代B.元代C.汉代D.唐代
8 . 下图为形成于清朝前期的庄票,是钱庄签发的一种票据。分为即期和远期两种,即期庄票见票即可支付,远期庄票须到期才能支付,庄票弥补了商贩的资金问题。庄票的流通反映了
A.政府需加强对金融业的管控B.资本性借贷有了显著发展
C.庄票代替白银成为主要货币D.民间资本推动货币政策调整
2020-11-01更新 | 1066次组卷 | 2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春秋战国时代,许多诸侯国建立了商税、市税、关税制度。春秋时,齐国市税在各国中最高,为总货物的2%,关税为1%。到了战国,各国的市、关税总和可达到总货值的10%。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违背时代发展的潮流
B.税收制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C.诸侯争霸为商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D.发展商业成为各国致富的重要手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明朝万历年间常熟县令根据吴中风俗总结经验:“农事之获利倍而劳最,愚懦之民为之;工之获利二而劳多,雕巧之民为之;商贾之获利三而劳轻,心计之民为之;贩盐之获利五而无劳,豪猾之民为之。”这一材料表明当地
A.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B.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面临重新分配
C.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质变D.独具特色的地域分工已初步形成
2020-10-22更新 | 990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