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5 道试题
1 . 下图是战国时期四大货币体系分布示意图。另据考古资料发现,当时多地存在大量仿铸异地货币的现象。这反映出
A.铸币技艺得到发展B.商品流通相互隔绝
C.国家统一动力增强D.经济水平区域有别
2022-03-22更新 | 1262次组卷 | 14卷引用:四川省富顺县城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代川陕地区的茶园买卖频繁,“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交子遂成为交易的重要中介。宋仁宗时,政府始置“益州交子务”,“凡为交子一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贯”。这说明
A.宋代的茶业交易由官府主导B.纸币成为宋代主要流通货币
C.商业发展推动政府政策调整D.宋代的茶税已经超过农业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是不同时期政府收铜量的变化,据此可知
时间政府收铜量
唐宣宗大中年间(9世纪中叶)65万余斤
宋至道末年412万余斤
宋皇佑年间510万斤
宋元丰元年(1078)1460万斤

A.大宗商品的贸易发展迅速B.民营采铜业有了较大发展
C.纸币具备流通的社会条件D.政府经济调控力有所加强
2022-03-05更新 | 483次组卷 | 9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7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汉书·地理志》记载岭南地区“男子耕农,种禾稻、纻麻,女子桑蚕织绩”“(番禺)处近海,多犀、象、玳瑁、珠玑、银、铜、果、布之凑,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这说明汉朝岭南地区
A.盛行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B.重视发展对外的商业贸易
C.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D.与各地间的交流活动频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清时期的震泽镇,元时尚为一村落,居民仅数十家;明中叶后增至三四百家;明弘治、嘉靖年间已有千余家;清初由于丝织之盛,货物并聚,居民达二三千家。这反映了
A.城市化进程开始B.区域性经济分工明显
C.集镇经济的繁荣D.重农抑商政策被废除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有些年份南粮北运达五六百万石,超过元朝海运漕粮年度最高额。同时,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据此可知,明朝大运河航运
A.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B.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引发了“海禁”政策出台D.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2022-02-28更新 | 5833次组卷 | 49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宋元时期,某物品大量出口海外,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它是
A.丝绸B.茶叶C.瓷器D.棉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997年—1077年北宋税收比例变化表。这表明当时
时间两税收入比例(%)征榷收入比例(%)备注
宋太米至道三年
(997年)
67.3432.66注:“两税"主要
是土地和财产
税。“征榷”是
商业税和政府
对重要商品的
专卖。
宋真宗天禧五年
(1021年)
49.7350.27
宋神宗熙宁十年
(1077年)
32.2467.76
A.农民负担大为减轻B.商税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C.经济结构根本改变D.政府减弱对商业的控制
2022-02-20更新 | 24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据考古发现,明清时期漳州地区的漳州窑瓷器在国内古遗迹中非常罕见,但在海外,譬如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甚至在埃及却发现甚多。据此可知当时
A.世界市场有所发展B.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政府鼓励海外贸易D.漳州窑瓷器技术领先世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