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北魏时期出现了“舟车所通,足迹所履,莫不商贩”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A.小农经济解体
B.商品交易活跃
C.人口大量流亡
D.重农政策被废除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某班同学在学习“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时进行了小组合作探究,他们讨论得出了如下结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春秋战国出现了铁犁牛耕B.汉朝出现纸币“交子”C.宋代“市”突破时空限制D.明清时期出现“商帮”
3 .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发达,商业历史悠久。下列关于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农商并重政策
B.唐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已被打破
C.两宋时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D.元朝政府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4 . 扬州是古运河的交通枢纽,在唐代“雄富冠天下”,时称“扬一益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交子”广泛使用
B.坊市界限严格
C.商业发展繁荣
D.商帮活动频繁
2017-08-14更新 | 608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代李鼎在《李长卿集》中记载:“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明朝时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B.北方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
C.资本主义萌芽现象出现
D.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宋朝“商业革命”的是
A.统一货币“半两钱”
B.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
C.出现了纸币“交子”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
2017-05-04更新 | 1386次组卷 | 30卷引用:海南省2011高中历史基础会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石刻反映了苏州古城的城市布局。西北角的“平权坊”和“西市坊”一带,只有坊名,没有坊门、坊墙。《吴郡志》记载,此处的跨街楼是最热闹的酒楼,通宵达旦。图文信息说明当时的苏州城
A.市坊界限已被打破
B.草市遍布城内各处
C.商帮大多聚集于此
D.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明太祖高皇帝实录》载,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且纳课于官。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材料主要反映了
A.朝廷保护商人正常商业活动
B.商人社会地位得到大幅提高
C.明代通过减税政策发展商业
D.政府逐渐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2017-03-03更新 | 1206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2019届小高考历史考前热身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道光十二年(1832年),苏州盛泽镇“徽宁会馆”碑记:“凡江浙两省之以蚕织为业者,俱萃于是,商贾辐辏,虽弹丸之地,而繁华过他郡。皖省徽州、宁国二郡之人,服贾于外者,所在尤多。”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
A.江南市镇商业繁荣
B.重农抑商政策废弃
C.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D.徽商经营品种单一
2016-11-27更新 | 208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6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历史试题
10 . 定州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关于定州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秦汉始置州                      ②唐代私营绫织作坊兴起
③宋代以制瓷业闻名天下     ④元代为中书省辖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