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两宋时期,越来越多的从事专业经济的农户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发展成商业性行业专业户。商业性行业专业户广泛活动于乡村与城郭之间,并根据各自从事的生产经营要素细分为匠户、盐户、坑冶户、船户、机户、园户、糖霜户等。这一现象的出现(     
A.有利于官营手工业的发展B.遏制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C.标志着户口分类制度的确立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春秋后期产生了一批私营工商业者,其中一些人拥有庞大的资产,如陶朱公“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子贡经商致富,“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以上史实反映了(     
A.工商食官格局逐渐被冲破
B.各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出现一批商贾云集的城市
D.贵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被打破
2022-07-10更新 | 683次组卷 | 15卷引用:北京市北京一零一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盛泽镇在明初是个仅有五六十户人家的小村,后来“以绫绸为业”,至清初成为居民万户的大镇, “丝绸之利日扩,南北商贾咸萃”,“富商大贾数千里辇万金而来,摩肩联袂,如一都会。”材料印证了明清时期(     
①专业性集镇的兴起          ②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
③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④人口膨胀引发资源危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两宋时期,在广大农村、城镇中,“村歌社舞”异常流行,许多专业歌舞艺人和农村优秀舞人乐伎组成班社,游走于城镇之间,专门为百姓进行表演。宋代民间歌舞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B.理学思想影响社会习俗
C.社会等级差别的消失D.基层社会治理日趋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周秦至唐前期,谷帛一直是与金属货币并行的重要币种;唐代中期以后,绢帛的货币作用逐渐衰落;宋代以后,谷帛即逐渐退为生活日用品。这一变化,主要由于(     
A.国家政权的统一B.白银大量的流入
C.赋税制度的变革D.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朝中后期,“富者缩赀而就末,贫者倾产而就商”的现象日益普遍,向来以经商为耻且羞于与商人为伍的缙绅官僚,也“多以货殖为急”。这反映了(     
A.商人政治地位提高B.传统经济结构趋于瓦解
C.政府鼓励商业活动D.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再现了北宋汴京城商业的繁荣,全图分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三部分,其中“城内市”中茶坊、酒肆、脚店、肉镜、庙宇、公廨等店铺随处可见。这反映出(     
A.商品交易突破时间限制B.商品交易突破地点限制
C.商业管理出现混乱局面D.汴京城以经济功能为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的记录反映了明清时期江南某些地区的社会情况,据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今去农而改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士农工商各执一业,皆治生之业也。”
“以经商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

A.商人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社会群体
B.“农工商皆本”的观念已经出现
C.政府扶持工商业的举措成效显著
D.商业和商人的社会地位明显提升
2022-07-04更新 | 193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清朝时,晋商从福建武夷山一带采茶贩卖到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一条商业通道,后经扩张,直抵欧洲,全长5150公里,故又称“万里茶道”。这说明清朝时期(     
A.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改变B.中俄联系密切交流广泛
C.中外陆路贸易得到发展D.中西海路交流逐渐衰落
2022-07-03更新 | 212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代城市获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区域向城外扩展形成“大都市”;封闭式的坊市制度打破,使得商业区域扩展;通过建楼扩展立体空间。这反映出(       
A.城市发展促进社会流动B.经济发展拓展城市空间
C.城市发展推动商业繁荣D.经济发展改变城市分布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