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6 道试题
1 . 从唐朝起,钱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唐高祖武德四年,铸造开元通宝。开元意思为开创新纪元,通宝的意思是“通行宝货”,以后历代沿用,并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通宝的出现说明
A.钱币成为政府聚敛财富的工具
B.以金银钱币为主所以珍贵为宝
C.商品经济发展使货币影响增大
D.古代货币制度出现了根本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商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有“商葩翼翼,四方之极”之称。与这种繁荣景象相关因素是
A.产生职业商人B.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C.集镇夜市兴旺D.形成大的商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图是宋代的一家针铺,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该材料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
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
C.宋代已经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一体的经营方式
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形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B.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C.徽州出现了许多特色作物种植区
D.北方农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推高地价
2015-10-28更新 | 237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北石家庄第二十二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阶段性自测题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工商业市镇,明代达到316个,清代(鸦片战争前)增加到479个。就明清时期而言,这些工商业市镇
A.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B.严格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度
C.已开始流通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表明资本主义萌芽在我国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
①商品经济繁荣
②市民文学兴盛
③印刷工艺提高
④专制政治强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09-12-05更新 | 467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9届高三高考真题训练——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