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四月十三,宋太祖诏令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以来,不得禁止。”

宋仁宗时朝廷下令允许民间向街开店。

北宋中期“坊市之名,多失标榜”。

——摘编自陈振《宋史》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情况。

材料二   780年,唐德宗下令“税天下茶……十取其一”,开始征收茶税。到793年,“税茶无虚岁”,“每岁得钱四十万贯”,成为定制。唐文宗、唐武宗时,禁止民间私卖茶叶。从唐到宋,饮茶变成广泛的社会需要。在南方,茶因不与水稻等粮食作物争夺地盘,能在丘陵山岗上生长,两宋时成为重要经济作物,既有私人占有的茶园,也有官府直接经营的茶园。王安石曾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也。”

964年,宋太祖下令在汴京、建安、汉阳和蕲口等地设置榷茶场,官府控制茶叶生产和买卖,规定“民敢藏匿而不送官及私鬻者”,据茶叶价值多少判罚杖刑和流放刑;主管官吏以官茶私自贸易者,价值五百文即流放二千里;贩卖私茶而被擒捕,就处以死刑。

宋太宗时,禁园户“毁败茶树”;禁鬻“伪茶”,贩卖一斤伪茶即杖一百,“二十斤以上弃市(处死刑)”。

1077年,宋神宗开始在四川“卖茶博马”(用川茶博买西北诸族的马匹以扩充军马数量),历史上的“茶马法”从这一年开始实行。

——漆侠著,《宋代经济史》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唐宋时期茶叶生产销售政策的主要内容,并简要说明其原因。
2019-09-22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9)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测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时,亚、非地区许多国家的使节、商贾、学者、艺术家、僧侣等,不断地来到唐朝访问、求学和贸易。唐朝派往国外的使臣、僧侣、商人也不绝于途。那时和唐朝通使交好的国家,主要的有70多个。唐政府在中央设有鸿胪寺,负责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在缘边之地设互市监、市舶使掌管对外贸易。长安的太学里有数量众多的外国留学生,很多留学生回国后按照唐朝模式改造本国社会,日本“大化革新”就是由回国留学生策划的。唐朝的对外交通很发达,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出玉门关西行,可通中亚、西亚、巴基斯坦和印度。海上交通,从广州出发,过马六甲海峡可到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斯里兰卡和印度进而到达波斯湾沿岸各国。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国际交流所呈现的特点。

材料二   宋代是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得到较大发展的时期,它与元代并处于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发展历史曲线的最高段。宋代贸易港的数量、繁荣程度和管理制度都超过前代……北自京东路,南自海南岛,港口以十数,数量有明显增长。这些港口大致可以分为广南、福建、两浙三个相对自成体系的区域,各区域中大小港口并存,形成多层次结构。与这种结构上多层次相适应的是市舶机构从市舶司、市舶务到市舶场的设置。由于造船技术的进步和航道的改善,……中国商船开始了向阿拉伯海西岸及更广范围的航行,与红海沿岸及非洲东海岸也开展了直接贸易。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至少在六十个以上。宋代进出口商品种类明显增加,数以百计……商人贩运的规模、朝贡往来的数量、政府的抽买数额都显著增加。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常达上十万斤,价值数十万贯。宋代以后,与中国交往最为频繁的国家都是中国的主要海上贸易国,……对外贸易重心已经完全转移到东南海上,西北丝路独占鳌头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

——摘编自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朝海外贸易发展的表现并简析其原因。

材料三   隆庆元年(1567)部分开放海禁后,海外贸易蓬勃发展。中国精美的丝绸和瓷器等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有着极好的销路,白银便源源不断地往中国内流。到万历年间,白银的使用已相当普遍,手中握有大量白银的徽商几乎遍布全国各地,进行大宗的商品长途贩卖。明朝后期,许多富商带着大量资本经营起矿冶业等产业。在这种历史潮流推动下,徽州的士人十之七八“以儒而贾”,甚至“左儒而右贾”,习以为常。

——摘编自晁中辰《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明朝中期“海外贸易蓬勃发展”的国内因素,概括白银内流推动的商业发展表现。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交子的诞生可谓是大时代与小地区的因缘巧合。因为躲避隋唐战乱,四川的经济相对独立,茶叶和马匹等贸易繁荣,同时因缺铜而依赖铁钱,携带不便,于是作为商业信用凭证的交子产生。起初,交子由四川百姓发行,发行者不久财衰,交子不能兑现,诉讼频起。朝廷下令将交子收归官营,以朝廷财力支持交子的流通和价值的稳定。初期交子的价值十分稳定,有效地支持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北宋末期,为了攻打西夏而大量增发交子,结果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于是,宋徽宗改交子为钱引,以增加百姓对纸币的信心。

——摘编自石俊志《中国货币法制史话》

材料二:民国初年,北京国民政府曾铸造银元以为国币,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币制混乱的问题。

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实施“废两改元”,使银元成为统一流通的本位币,但辅币、纸币仍未统一。

当时全球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世界市场白银价格猛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许多工商企业因此陷入困境。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加征白银出口税和征收平衡税,但制止白银外流的效果不理想。1935年政府决定废止银本位制,实行白银国有,实行法币政策,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1948年,因发行量过大,法币被金圆券代替。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交子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5年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交子和民国发行纸币产生的相同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令我感兴趣的是司马迁在写《货殖列传》时流露出来的对于“富”的态度。司马迁对求富应是持肯定态度的。他认为求富乃是人的天性。于国而言,国富才能力强;就个人而言,财富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人的社会地位。然而在如何致富、如何为富上,司马迁是有鲜明的价值导向的。同样的求富行为,因手段不同而有高下之分:“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为下。”对于这句话中所透露出的“本末之别”,我们不必十分在意。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司马迁对于“奸富”这一求富行为,至少是不齿的。在《货殖列传》中,“人富而仁义附”“富好行其德”之说不在少数;列举当世富者时,他所选取的也是些“贤人”,并着意写其富而节俭。这种“富而好礼”的价值取向是极为明显的。

——《〈史记〉中的商业图景》

材料二   宋代,大商人的势力比前朝增强,“京城资产百万至多,十万以上者比比皆是”。有的富商,每年向官府输钱五万缗。一般来说,富商大贾大多是随着城市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而起家的,他们从国家的各项专利中分得余润。因此,他们得以积累大量的财富。宋代商人的成分也有了变化,大商人往往具有官僚兼商人的双重身份。由于货币的威力和贱买贵卖的商业利润,大大引诱了官僚地主的贪欲,只要有利润可图,贩茶、卖酒、运木材等官僚无所不为,宋仁宗时,经商就成了一般官僚的正常副业。

——邓晓影《宋代商业发展与商人地位的提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司马迁对待财富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态度形成的原因。

(2)概括材料二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5 . 阅读材料和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材料二   1843—1856年间中国生丝出口数量表(部分)
年份总计(包)从广州出口从上海出口
数量(包)百分比(%)数量(包)百分比(%)
19431 7871 787100
184513 2206 78751.36 43348.7
184618 7463 55419.015 19281.0
185362 8964 5777.358 31992.7
185679 19679 196100

                           ——摘编自程浩《试论鸦片战争后广州港对外贸易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


(1)结合材料一,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1843—1856年间中国生丝出口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18-02-1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第一单元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洪武八年(1375)印造“大明宝妙”,命民间通行,同时禁止金银物货交易。但白银因其自身体积小价值高、便于分割和携带等天然属性,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一直在民间作为货币使用,有禁无止。后来,由于政府滥发宝钞,宝钞大幅贬值,逐渐退出流通领域。正统元年(1436)以后,政府逐渐把田赋、商税、盐课折成银两征收并以白银支付俸禄。弘治、正德年间,钞法废止。嘉靖以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隆庆年间开放海禁,海外大量白银输入中国,进一步催化了正在演变的货币制度。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赋役一律征银,白银货币化最终完成。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的金融货币极为紊乱,严重阻碍了商品交换和贸易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英镑、美元、日元相继贬值,金贱银贵,我国贸易条件急剧恶化。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东北的掠夺和日本货的倾销,对中国经济发展是一个严重打击。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局势,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实施币制改革,废除银本位制并实行白银国有,把钞票发行权收归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大银行,统一发行法币,依附于英镑和美元,实行”汇兑本位”制。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中国白银货币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