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从唐中后期开始到宋代,城市中工商业者人数增长,同时城市中其他行业,包括广义“邸店”业和演艺业之类,正在吸纳更多人户走向城市或新兴市镇。此外,兵士、生徒、举子和“方外”之人在城市中也占有相当比例。这说明当时
A.经济政治发展推动了社会结构变化B.人口流动加速了社会经济转型
C.坊市制度变革促进了工商市镇崛起D.抑商政策松动引发了城乡分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魏晋时期的政权大都加强对秦岭巴蜀地区栈道的修造和管理,巴山上的斜谷道不仅着眼于关中与汉中,更着眼于入蜀的通道,使“益州为之充韧”。栈道的修造
A.构建了通畅的交通网络B.消除了地方的割据基础
C.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产物D.使中原与巴蜀联系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明清时期,关公被商界敬奉为保护神和财神。如表为乾隆年间朱仙镇重修关帝庙捐资商号的行业分布统计。对此解释正确的是,朱仙镇(  )

行业类别

商号数

捐银(两)

占总额(%)

杂货业

99

1458.48

14.91%

典当业

44

1329.8

13.59%

粮食业

59

832.0

8.51%

烟业

16

620.0

6.34%

服饰业

73

922.71

9.43%

饮食业

49

267.15

2.73%

手工业

318

432.2

4.42%

其他

80

514.95

5.26%

行业不详

391

3306.09

33.79%

官员

2

100

1.02%

合计

1131

9783.38

100%

A.商号注重提升自己的社会影响B.手工业的发展最为迅速
C.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转为商业D.商业致富意识成为主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人薛论道以十二首《题钱》诗讥讽当时世风:“人为你生烦惹恼,人为你梦扰魂劳,人为你易大节,人为你伤名教。细思量多少英豪,铜臭明知是祸由,一个个因它丧了。”这反映了
A.现实主义文风为士人所推崇B.逐利思想取代了传统义利观
C.社会风气败坏导致社会动荡D.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外国人,包括欧洲人,为了与中国人做生意,不得不向中国支付白银,这也确实表现为商业上的‘纳贡’;“‘中国贸易’造成的经济和金融后果是,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可匹敌的制作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由此可知,在近代西方工业化成功以前,中国工业的发展,就其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来说,显然曾经有过一页光荣的历史。

——摘编自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中期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白银流入中国带来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宋代时大量南方水果北运,且用途广泛.除直接食用外,还大量投放市场,用来做菜肴.饮料、药品等。这反映出当时
A.商业活动的繁荣B.重商观念的兴盛
C.百姓生活的富足D.农耕经济的发达
8 . 两宋时期的社会与经济出现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变动,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深刻转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代沿袭了晚唐以来的土地政策,对合法的私人土地买卖不加干预,土地买卖愈益盛行,“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地主阶级的升降沉浮波动频繁。租佃制历五代而到北宋跃居主导地位,无地少地的农民承担地主土地的耕作,要按照契约的规定,保证缴纳所规定的地租,否则官府便要干预。佃农不仅拥有迁移的自由,还可以受他人的雇佣而非地主的私属。各种分成制的产品地租代替了劳役,佃农有了更多的时间和主动性去安排生产,从而使生产得到发展。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

材料二   宋朝在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已经生长出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随着商业发展,宋代商人的地位上升,朝廷允许商贾中的“奇才异行”者应举。商人凭借强大的经济势力交游权贵、为婚姻铺路,“不顾门户,直求资财”成为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宋代时常发生榜下择婿,富商及高官争相择新科进士为婿,新科进士也愿意成为商人女婿。

——摘编自张其凡主编《中国大通史》(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宋代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的表现,并简析其社会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社会观念的变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汉书·货殖传》记载,经过秦末战争,到汉朝初年,齐人刀间“逐鱼盐商贾之利”,已“起数千万”;成都的罗裒“擅盐井之利,期年所得自倍,遂殖其货”,亦“訾至巨万”;宛(河南西南部)孔氏“用铁冶为业”,“家致数千金”。材料可用来说明此时
A.社会经济出现恢复迹象B.区域间工商业竞争日趋激烈
C.政府工商税收显著增加D.商人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代从真宗开始,工商税的收入就超过了农业税,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农业税的比重降至30%;南宋淳熙至绍熙年间(1174~1194年),非农业税更是惊人地接近85%。据此可知,宋代
A.商业占经济主导地位B.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被废除D.农业生产逐渐衰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