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2018-06-10更新 | 7063次组卷 | 9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开发区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数量变化统计表(单位:个),由此可推知,明嘉靖到清道光年间
A.广东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经济重心已逐渐南移
C.农民与市场联系加强
D.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拉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南宋理学家陈亮(1143~1194年)提出了“农商一事”“农商相籍”的思想,认为农业和商业同为社会经济体系的两大支柱,无高低轻重之分;两者不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而是互助互利,相互促进的。这一思想反映出
A.经济发展冲击了农本思想
B.儒家义利观发生了重大变化
C.商人社会地位有明显上升
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北宋的《清明上河图》中,上层人物多穿齐整的袍衫,长可掩足;平民大众则捋袖敞襟,系带裹腿,以便活动。但在南宋,已是“衣服之章,上下混淆”了。这一变化从侧面反映了:
A.等级制度逐渐被打破
B.市民阶层日益壮大
C.社会风尚的开明开放
D.区域经济不断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面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由表可以推知北宋
年代农业税非农业税
997年2408.11567.7
1021年2641.23874.0
1077年2021.35117.2

A.农业经济的衰退
B.财政收入超过了前代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的调整

6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易经·系辞》

材料二“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众以散

——《唐六典》

材料三“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

——《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业出现的时间。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商业活动的什么特点?结合课本知识,这一时期的商业管理还有哪些特点?

(3)材料三与前两段材料相比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018-02-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 高一历史 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测验题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代蔡襄说:“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司马光则直言:“将娶妇,先问资妆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据此可知,宋代
A.商业的兴起瓦解了传统的伦理B.经济发展冲击了旧的婚俗观念
C.财富成为宋代择偶的首选条件D.政府对商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8 .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经济结构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江南民间丝织业最兴盛时,南京、苏州和杭州的织机为5—5.5万张,盛泽等市镇和乡村约为1.5万张,再加上镇江、嘉兴和湖州,以及乌镇等市镇,总共为8万张,而官营织机大约为3500张。

—范金民、金文《江南丝绸史研究》

(1)据材料一概括明代江南丝织业出现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经济因素。

材料二:费尔南·布罗代尔曾说:“作为主导世界的帝国,英国开启了广阔的原材料资源和欧洲以外的新的市场。用卡尔·马克思的话说,‘资本主义生产纪元的黎明’与大英帝国的加强同时发生。帝国从冒险中获得的资本——棉花、烟草、奴隶——为岛国跳跃式的冲向工业发展的新边疆提供了必要的资本保障。”

材料三:1832年一家英国报纸用既满意又警觉的口吻宣称:“大不列颠的制作业体制,以及由之而来的大型市镇令人难以置信的迅速增长,这在世界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请用史实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材料四:1952年—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

(3)据材料四说明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萘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樊树志《国学十六讲》

材料二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陨落》

材料三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3)“18世纪的康乾盛世……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从经济史的角度简单说明理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明朝中后期,全世界白银产量中的1/2流向了中国,明朝成了名符其实的“白银帝国”。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步由节俭变为追求享受,一些原本只能由皇室、贵族和官员享受的衣食住行也逐渐走向商业化和世俗化。江南地区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妇女,甚至农村居民也参与到旅游的浪潮之中。这些现象说明,当时中国
A.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经济结构出现质的变化
C.拜金享乐为社会普遍认同
D.出现了社会转型的契机
2018-03-20更新 | 742次组卷 | 19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