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2 道试题
1 . 唐代后期,长安、扬州等商业发达城市中,已出现了许多专营钱币存取与贷出的金融机构柜坊,官吏豪商在柜坊中存钱,少则数万贯,多则数百万贯。同时,还出现了有势力富商经营的“飞钱”,实行货币汇兑业务。这表明唐代后期
A.社会商业信用在逐步形成B.官商勾结破坏了经济秩序
C.国家金融制度在创新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的明显松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明朝中期,常熟一地主购买大片沼泽,雇用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改造为良田,凿水池用以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果木蔬菜,副产品运往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这说明,此时江南
A.开始出现多种经营的农业经济B.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C.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D.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时期
2020-06-11更新 | 239次组卷 | 2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3 . 北宋时期,白银跻身于流通领域,从而形成了铜钱、铁钱、楮币和银两并行的过渡性货币体系。汴京、临安城内出现了“金银盐钞引交易铺”即不同货币的兑换处。这反映了
A.商业规模的扩大交易频繁B.政府“抑商"政策的松动
C.白银开始出现货币化趋势D.城市发展打破了空间限制
4 . 乾隆时《澄海县志》卷二中称:“商贾贸易之所为市,远商兴贩所集,车舆辐辏,为水陆要冲,而或设官将以禁防焉,或设关口以征税焉,为镇。”这表明
A.政府政策与市镇经济相辅相成B.市镇经济推动了长途贩运形成
C.政府将采取措施遏制市镇经济D.市镇经济与商业发展密切相关
5 . 自古至今,东西方的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发生了多次变化,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络已经形成,中国处于世界贸易网络的中心,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但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佛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三   185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份额示意图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四   在19世纪50~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马世力《世界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1854—1856年英国对外贸易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条约》中哪些条款体现了英国自由贸易的目的。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能主导世界市场的政治、经济原因。
2020-06-0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6 . 唐代出现了“街使"等新型城防力量,其职能以街道为核心展开,主要负责维持治安.保护公共设施、稳定风俗、禁止侵占街道等。许多中央官员纷纷兼任此职,后逐渐成为固定官职。这反映出当时
A.官僚机构臃肿B.治安形势好转
C.坊市制度松动D.市镇经济崛起
2020-06-01更新 | 617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0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5月综合训练(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中叶以后,浙江常山地区丁壮“屏(摒)来耗而事负载,以取日人佣值”;安徽徽州许多农民“执技艺或负贩就食他郡”;福建古田县壮年农民也“多佣之四方”。这表明上述地区
A.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C.土地兼并农民流离失所D.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狩三年(前120年),武帝任用齐地的大盐商东郭咸阳和南阳的大铁商孔仅为大农丞,领管盐铁事。次年,二人奏请把煮盐、冶铁及其贩卖的营业全归官府经办,并规定如有私自煮盐、冶铁的,处以(钛左趾)的刑罚,并没收其器物。从此,获利最厚的盐铁业全归官府经营,成为政府重要的财政来源。元丰元年(前110年)出身于洛阳商人之家的桑弘羊又以搜都尉领大司农,继任掌管全国盐铁事业的职务。

——摘编自杨翼骧《秦汉史纲要》

材料二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由于对于商业和商人的认知和前期相比逐渐发生着变化,国家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对于商业政策和政治政策的调整,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安排采取了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宋代官府越来越多地退出商品经济的直接经营,把更多的经济空间让渡给民间,使整个商人阶层开始有了活跃的政治、经济空间。

——摘自王志立《宋代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影响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实行盐铁官营政策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经济政策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直至明初仍是一个村落,居民仅五六十家”,明朝中后期、清朝前期,逐渐发展成“以绫绸为业”的大镇,农家都已经把绫绸作为主业,丝织业产品价格的高低,成为决定当地农民“有岁无岁”的主要依据,农民甚至会任由土地荒芜。这种现象说
明当地
A.封建自然经济瓦解B.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C.土地兼并空前严重D.重农抑商政策废止
2020-05-27更新 | 400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0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5月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中叶以后,浙江常山地区丁壮“屏(摒)耒耜而事负载,以取日入佣值”,安徽徽州许多农民“执技艺或负贩就食他郡”,福建古田县壮年农民也“多佣之四方”。这表明上述地区
A.租佃关系普遍化B.农民与市场联系密切
C.土地兼并十分严重D.长途贩运贸易较活跃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