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姑苏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现象变化的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B.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
C.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2019-07-25更新 | 193次组卷 | 23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明清时期中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人群体是
A.粤商和徽商
B.台商和港商
C.徽商和晋商
D.闽商和粤商
2019-07-01更新 | 9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省吉林市五十五中高一3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宋时,在政府许可下,由成都6家富户共同印造的“交子”铁钱在市场流通。后来还发行了会子,会子有三种:通行于东南各路的东南会子通行于两淮的淮交、在湖北通行后扩至京西和广南的直便会子。交子、会子的发行
A.取代了原有货币
B.规范了商业行为
C.推动了商业发展
D.增加了政府收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据此可知
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D.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2019-06-10更新 | 6511次组卷 | 75卷引用:2019年江苏高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清时期,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A.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B.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C.经济结构发生了彻底变化
D.重农抑商政策已破产
2019-06-10更新 | 5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2-201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十二中高一3月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金双方在边境设置榷场,进行贸易。榷场的措置官、提点官由当地知州、知军、通州、通判等地方官员担任;主管官负责榷场的具体事务,由朝廷派遣;押发官由主管官委任,负责榷场的治安和缉查走私。这反映了
A.南宋边境贸易繁荣
B.官府推崇重农抑商
C.官府控制榷场贸易
D.南宋实行闭关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我国古代
A.重农抑商政策改变
B.商业政策较为灵活
C.商业税超过农业税
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2019-05-01更新 | 567次组卷 | 68卷引用:2016届吉林吉林大学附中高三上第四次摸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朝初年,商业发展出现了“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湘、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的现象。这概括描述了当时
A.地域性商人群体活跃
B.南北方商品流通活跃
C.全国性市场开始形成
D.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019-04-27更新 | 147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届吉林吉林高三三模文综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诏令开封府三鼓以后不禁夜市;宋仁宗景佑年间(1034—1038年),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熙宁年间(1068—1077年),开封府的鼓楼已不再击鼓,京师的警卫也不再执行夜巡制度。这些措施
A.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
B.表明宋代开始出现夜市
C.有利于打破对商业活动的限制
D.使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监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