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表是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搜集的关于宋代经济的文献资料。对表中内容解释合理的是
序号内容出处
1“籴米买束薪,百物资之市”苏轼《东波全集》卷二四
2“每一交易,动辄千万,骇人听闻。”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3“货物之至中者无不售,且不问多少,一日可尽”范成大《吴船录》卷下
A.商品经济繁荣B.重农抑商政策废除
C.民族交融加强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下表是宋朝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溢出”的有关记载。这些现象
文献记载
《夷坚支癸》卷5
《神游西湖》
江南东路“乐平新进乡农民陈五,为翟氏田仆,每以暇时,受他人厢佣,负担远适”。
《夷坚支景》卷5
《郑回答》
“郑四客,台州仙居人,为林通判家佃户。后稍有储羡,或出人贩贸纱帛海物"。
嘉靖《惟杨志》卷8《户口志》扬州坊郭户绍熙年间(1190—1194)有4226户,到宝右四年达7975户,年增长率为13.4%o,远超同期全国人口年增长率。
A.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特点B.推动小农经济走向瓦解
C.动摇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导致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2021-05-08更新 | 3052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西贺州市平桂区平桂高级中学(贺州市第五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史记》对战国时期相关社会现象的记载。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记载

出处

宋国一庄姓商人开了酒铺,他“升概甚平”(称酒公平)“遇客甚谨”,还把酒铺招牌挂得很高,以招徕顾客,多做生意《史记·货殖列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史记·田单列传》
A.商贩注重市场经营的技巧B.长途贩运贸易得到发展
C.商业受抑制的境况被改变D.经商理念源于社会生活
4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宋代婚俗的记载。
史料出处
今人不复以氏族为事,王公之女,苟贫乏,有盛年而不能嫁者;闾阎富室,便可以婚侯门,婿甲科《云麓漫钞》卷三
今世俗之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颜元集》
广南风俗,市井坐估,多僧人为之,率皆致富……妇女多嫁于僧《鸡肋编》卷中
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萍洲可谈》卷一

据此表能够被认定为历史事实的是宋代(  )
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婚俗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C.富绅渴望进入上层社会D.程朱理学受到冲击
5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推论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
葛洪《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火药发明于东晋时期
《清明上河图》描绘大量商人、商船、店铺画面北宋东京是繁华的商业都市
沈括《梦溪笔谈》记载了活字印刷术中国人最早发明了印刷术

A.①B.②C.③D.④
6 . 下表为明代经济发展简表(节选)。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史料出处
明中叶以后“夏税一概征银,实起于隆庆中”赵翼《陔余丛考》
隆庆元年,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胡我琨《钱通》

A.白银的货币地位被政府认可B.赋役征银加重了百姓负担
C.银贵钱贱成为社会普遍现象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了松动
2020-06-28更新 | 448次组卷 | 13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有关唐代经济的记述。据此推知,当时(     )
A.政府工商业政策有所放宽B.皇室人员从事工商业盛行
C.坊市管理体制开始被打破D.官营工商业日益垄断市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是古代我国县级政区区分等级标准表(节选)
时期 县级政区区分等级标准
秦汉 大县万户以上 小县万户以下    
北周 一等
(7000户以上)
二等
(1500户以上)
三等
(1000户以上)
四等
(500户以上)
唐(开元) 上等
(6000户以上)
中等
(3000户以上)
中下等
(3000户以下)
下等
(1000户以下)
宋代 望县
(4000户以上)
上县
(2000户以上)
中县
(1000户以上)
下县
(1000户以下)
明代 上县
(粮10万石以下)
中县
(粮6万石以下)
下县
(粮3万石以下)

据上表可以推知(  )
A.县域面积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不断削弱
C.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基层治理D.基层治理趋向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是唐宋时期岁入钱与物的数量变化。这些变化反映出这一时期
天宝八年天禧五年嘉佑年间元丰八年
钱(贯)2,000,00026,530,00036,822,54148,480,000
谷物(石)25,000,00029,830,00026,943,37524,450,000
布匹(匹)23,450,00014,558,0008,745,5351,510,000
A.农民所受剥削日益加重B.小生产者参与商品交换的活动增多
C.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扶持D.货币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10 . 下表为唐代诗歌中有关社会经济的记述。据此可以推知
记述出处
“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唐)杜荀鹤《送友游吴越》
“中妇桑村挑叶去,小儿沙市买蓑归。”(唐)皮日休《西塞山泊渔家》
“结缆排鱼网,连樯并米船(商船)。”(唐)杜甫《舟中》
A.农业生产走向商品化
B.民间草市出现了繁荣
C.农业生产日趋专业化
D.重农政策得到了落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