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商业的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指盐铁使,掌管盐铁专卖)远不知。”白居易的这首《盐商妇》反映的现象包括
①盐铁收益主要归州县       ②盐铁使对地方盐务管控不力
③有部分盐商非法获利       ④政府已经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汉初经过严重的战争创伤,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百业凋敝,民生艰难。政府将铸币权下放到私人手里,借助民间和市场力量自行增加货币供应量。这些钱币没有统一的标准、样式和重量,信用度很差。还有一部分人借铸币牟利,在造币过程中掺杂造假,任意减重,大量滥造,导致恶钱泛滥,引发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在汉朝开国时的62个郡中,直接掌握在朝廷手里的只有区区15个郡,盛产铜矿的地区很少,反而是南方的吴楚两大藩国铜山盛布,中央政府铜料缺乏,也大量铸造耗用钢材量少的轻钱,更使货币市场混乱不堪。
如何稳定货币体系的问题,在汉武帝时期变得更加尖锐起来。汉武帝凭着文景时期的积蓄,开始了对匈奴的长期战争,造成国家财政支出大增,经济陷入严重困难的险境。汉武帝不得不进行币制改革。公元前118年,武帝诏令各郡国铸行五铢钱。但由于中央无法控制铸钱的质量,导致郡国五铢有重蹈覆辙的危险。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废除所有旧币,销毁各郡国铸钱,由政府统一铸造新的“三官五铢”钱。通过这次彻底的货币改革,汉朝的币值稳定下来。                 

——摘编自张金一《汉半两到五铢钱的变迁》


(1)根据材料,说明汉初轻钱、恶钱泛滥的原因和危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实现货币官铸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