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2018-06-10更新 | 7047次组卷 | 9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活动比较发达。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商业活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出现了许多以工商业著称的乡村集镇B.在政治中心基础上形成商业中心
C.各国币制不统一不利于商业发展D.一些诸侯国采取抑制商业发展的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间,大力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使市场秩序一片井然。吴杨贩子“不敢朝饮其羊”(不敢再像以前那样卖羊前先让羊多喝水增加重量)。下列对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A.孔子关注民生B.当时商业实行官营,禁止私营
C.当时商业有一定发展D.孔子主张“诚信”
5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重要变革,突出表现在
①铁工具得到使用和牛耕逐步推广 ②兴建大型水利工程 ③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应运而生 ④出现职业商人和货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工商业者纷纷移居城市,以齐国为例,城内工商居民增多,达六万多人,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齐国是最强盛的国家
B.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C.粮食生产能力的衰落
D.政府实行重农抑商
8 . 阅读下列材料
在商、周时,工商业都由官府垄断。春秋后期,开始出现了独立的工商业者。战国时期的手工艺者已经分工很细,有冶金工、陶工、木工、皮革工等。手工业者要“以械器易粟”、农民要“以粟易械器”,都要通过市场进行交换。大小地主剥削来的农产品,也要通过商人换取奢侈品。同时,全国各个地区的土特产,也要通过交换进行沟通。战国时,南方的土特产是木材、矿产和鸟兽等。东方的土特产是鱼、盐等海产和丝、麻等织品。北方的土特产是马、犬……,这些地区的土特产是相互交流的。
——《中国古代经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商、周时期的工商业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工商业有什么不同?
(2)作者认为当时的市场有什么作用?
(3)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息息相关。请以明清时期为例,说明其商业政策及其后果。
2010-08-10更新 | 4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辽宁本溪市普通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战国策》记载:“(战国时)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齐都临淄)甚富而实,临淄之途,人肩摩。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材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是                                                                                   
①城市规模扩大               ②城市商业的发展
③民间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④市坊之间没有严格界限
A.①②③B.①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