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汉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在秦相吕不韦主持编撰的《吕氏春秋》中记载“段干木,晋国之大驵(牙侩)也”。《史记》也写道“通邑大都,酤(买卖)一岁千酿……子贷金钱千贯,节驵会”,其中“驵会”指马匹交易的经纪人。由此可知
A.秦国重视商业发展B.经济形态适应发展需求
C.汉代抑商政策松弛D.中介贸易成为商业主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据文献典籍记载,汉代出现了大量以出产地命名的特色商品,如鲁缟、齐纨、蜀锦、济南剑。西北出土的肩水金关汉简和居延汉简里也出现“河内甘两帛”“广汉八稷布”等字样。此现象说明了
A.商品跨区域流通得益于国家统一B.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趋势
C.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兴盛D.西北地区手工业发展迅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民族交融推动经济发展B.朝廷提高了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2020-12-0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西藏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2019-12-27更新 | 1307次组卷 | 86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白蒲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下期第一轮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政府实行重农抑商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地主控制了郡县
2019-06-07更新 | 3587次组卷 | 70卷引用:江苏省东台市创新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10月份检测历史试题
6 . 随着我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政府的商业政策由“抑商”到“宽商”,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到了宋朝,自太祖始,几乎历朝均颁布过优恤商贾、减免商税的诏令,并在法律上严禁各级官吏勒索商贾,滞留刁难商人,以保障商品流通……更是明确规定商人中的“奇才异行者”可以应举。

——摘编自蔡泽琛、赵波《重农抑商思想的历史演变》

材料三   晩明以来,小说戏曲成为通俗文化的核心,并且由文人与商人所共享…《言二拍》中的两百个故事里,至少有七十个是取材于当时的商人。冯梦龙《喻世明言》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

——摘编自余英时《明清变迁时期社会与文化的转变》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汉代实行的经济政策。该政策实行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末朝“宽商”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对“市”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这些现象反映了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西)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材料表明西汉初期
A.尚未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采取了歧视商人的政策
C.国家统一促进商业发展D.对外贸易得到充分发展
2018-03-0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2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