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汉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孔仅是西汉时期的大商人,因精通冶铁生产和销售而家财万贯,武帝时与大盐商东郭咸阳一同被任命为大农丞,负责盐铁事务,在全国建立了盐铁管理机构,任用一些经营盐铁的大商人担任各地盐官、铁官,将盐铁收归官府经营。这说明当时
①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提高
②官吏任用实现了专业化
③商人把持了国家经济命脉
④私营工商业受到了打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8-09-16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材料二: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氐破”。

                                                                   ——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 “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


        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
       (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
       (3)分析材料三结合所学,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经文献资料和考古证实,西汉长安城周长25公里多,城内有8条主要大街,均与城门相通。其中贯穿南北的一条大街长达5公里多,整个街面宽约50米。长安商业繁荣,从事商业交易的有九个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分散在城中
②是研究西汉城市与商业发展的素材之一
③统治者推行重商政策,促进商业的繁荣
④青花瓷的热销给许多店铺带来丰厚利润
A.②③
B.
C.①②
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