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酿酒业、酒文化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在东西方都有悠久历史。

材料一在宋朝的一些重大事件中,无论是“黄袍加身”,还是“雪夜访普”“杯酒释兵权”,都有酒的影子。从《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可知,北宋时期宫廷宴饮礼节十分繁琐。在东京城的酒肆里,酒客们花钱取乐,酒事活动丰富多彩。在孟元老笔下,北宋东京城酒楼众多,经营有序。酒楼经营者对酒楼中各族各色人等都以礼相待。北宋中期后,东京城的夜市分布范围极广,通宵达旦的夜市为酒客提供了饮酒的便利。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午日节”),古人认为这一天是不祥的“恶日”“毒日”,故在此日举办各种辟邪活动,并饮菖蒲酒。在北宋,无论是皇亲贵胄还是普通百姓,其婚嫁礼都伴随着多种多样的酒事活动。

——摘编自王佳佳《北宋东京城酒文化研究》新乡学院学报2020年5月

材料二19世纪末,德国葡萄酒法律开始以天然糖分含量作为品质判定的标准,葡萄酒的分级依据放弃了中世纪方式,转而以化学测量评定葡萄汁来对葡萄酒分级。当时一向推崇新教的普鲁士对此大加赞赏,而实际上,德国葡萄酒市场也是一样的想法。在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间,德国业界迎来了“黄金时代:随着德国的工业化进程,很多新型机器被投入到葡萄园的生产中。在酿酒的过程中,有些人用了一些不诚实的方法,走了一些捷径:用希腊的葡萄干代替德国原产葡萄,或是直接灌装意大利的廉价葡萄酒,甚至掺入糖水……许多诚实守信的酒庄主要求出台新的法规以保护合法权益。1892年,法规通过了第一草案:禁止恶劣的欺骗行为。

——摘编自Reinhard Lowenstein《德国近代葡萄酿酒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东京酒文化特点与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北宋相比德国近代葡萄酒业发展的时代背景。
2 . 对外贸易。

材料一   元朝的海外贸易也很发达,在灭亡南宋之前,主要是陆地贸易,元代的丝绸之路,从敦煌经天山南北,通向中亚、西亚和黑海北岸。灭宋之后,海道贸易逐渐占据主要地位域更广。运货物更多、来往更便捷,宋代的海外贸易已十分繁盛,元代比宋代还要发达,元朝政府灭宋后,原在南宋任泉州市舶使多年的阿拉伯人蒲寿庚降元,元朝政府即任命他为福建左丞,管理泉州一带的海外贸易,当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叫作市舶提举司,简称市舶司。元朝先后在泉州、庆元(今浙江宁波)上海、渴州、广州、杭州等地设立了七个市舶司,后经过改组合并,到了1297年,并为泉州、广州和庆元三个长期存在的市舶司。泉州港在元代最为繁荣,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成为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比如宋代时有海外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不过五六十个,而元代则多至一百四十余个,其海上贸易的范围,东到高丽、日本,西达波斯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

——摘编自廖婕《元代对外贸易研究》

材料二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2位,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2009年,我国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2013年又跻身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40年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从206.4亿美元增加到41045亿美元,年均增长14.5%,占全球进出口比重从0.77%提升到11.48%,在全球货物贸易规模排名由第30位上升至第一位。其中,出口总值由97.5亿美元上升至22635亿美元,年均增长15%,占全球出口比重从0.75%提升到12.77%,出口规模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进口总值由108.9亿美元攀升至18410亿美元,年均增长14.1%,占全球进口比重从0.8%提升到10.21%,连续9年稳居世界第2位。

——摘编自孙玉琴等《中国对外开放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对外发展的原因。
2022-02-0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黄香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时,太湖洞庭山地区,“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叶适言:湖南地区“地之所产,米最盛,而中家无储粮.臣尝细察其故矣,江湖连接,无地不通,一舟出门,万里惟意,靡有碍隔.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在镇江府金坛县,“十家之聚必有米盐之市。”

——摘自郑学檬主编《简明中国经济通史》等

材料二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说:“在欧洲,由于劳动力的充足,就应该以尽量利用土地为目的;而在我国,由于土地充足,就应该以善于利用劳动力为目的.”正如福克纳所说:“从1830年到,南北战争啲这一期间,美国的农业出现了一个革命性的开端.”1800年到1900年,美国耕地面积从1亿多英亩增加到4亿多英亩,小麦产量增加3.5倍,玉米产量增加3倍.

——摘自张友伦《美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材料三 1978年到1984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从3000亿公斤上升到4000亿公斤,全国农业总产值增长68%,全国农民收入增长166%.同时,乡镇企业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产值已达2000亿元以上,吸收劳动力6000余万人"邓小平曾回忆说:“我们真正干起来是1980年.1981、1982.1983这3年,改革主要在农村进行。......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就是这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是一个非常生动、非常有说服力的发展过程.”

——商自萧国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时期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末期,美国农业“利用劳动力”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农村改革成果对社会发展和变革产生的历史影响。
2020-07-2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交子的诞生,与经济繁荣有莫大的关系,可谓大时代与小地区的因缘巧合。最早的纸币诞生在四川,除了北宋本身的时代背景,也在于四川的特殊性。四川因为躲避隋唐战乱,经济相对独立,贸易繁荣,因缺铜而依赖铁钱,铁钱与铜钱的比价根据记载似乎在10:1,携带不便。最终,四川茶叶和马匹等贸易的发达以及四川的铁钱的笨重,导致交子在相对独立和特殊的四川诞生。

——摘编自徐瑾《白银帝国》

材料二   交子本由四川民间百姓发行,发行者不久财衰,交子不能兑现,就发生了诉讼。朝廷下令将百姓发行的交子收归官营,以朝廷财力支持交子的流通和价值的稳定,交子就形成了官方发行的纸币。初期交子的价值十分稳定,有效地支持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北宋末期,为了攻打西夏而大量增发交子,使交子的流通数量远远地超过了法定的限额,结果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于是,宋徽宗改交子为钱引,以增加百姓对纸币的信心。

——摘编自石俊志《中国货币法制史话》

材料三   民国初年,北京国民政府曾铸造银元以为国币,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币制混乱的问题。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实施“废两改元”,使银元成为统一流通的本位币,但辅币、纸币仍未统一。当时全球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世界市场白银价格猛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许多工商企业因此陷入困境。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加征白银出口税和征收平衡税,但制止白银外流的效果不理想。1935年政府果断决定币制改革,实行法币政策,实行白银国有,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所发行的纸币定为法币。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交子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5年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北宋交子和民国发行纸币产生的相同影响。并结合两种货币最终消亡的命运谈谈对纸币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茶叶产于我国南方。三国以后,饮茶之风开始;在唐代茶叶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一   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1)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选择其中最合理的一项是:(所选项填写在后面答题指定区域内)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材料二   唐朝后期,有人记述说:“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
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唐朝后期北方少数民族)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材料三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
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                         
——[明]谢肇制《五杂俎》
材料四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材料五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宋]庄季裕《鸡肋编》
材料六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
吃茶于彼。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
(1)正确选择项是:        
(2)阅读材料二,概括其中反映的有关茶的发展史实。结合所学,指出唐朝茶业发展的
经济条件。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
(4)据材料四、五、六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
(5)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
2016-11-18更新 | 9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湖北宜昌三峡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