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与个体农民的成长相并行,许多手工业奴隶也成为独立的手工业者。农民和手工业者之间的交换活动“以粟易械器,以其械器易粟”的比以前更多。当时各国统治者所居住的都城,以及位于交通枢纽的货物集散之处,都形成了繁荣程度不等的城市。在城市里,商品交换有固定的场所,叫“市”。市的四周有“市门”,设官管理。交易时间主要在上午,过午则渐散,至夕而罢。中国历史悠久的名产丝织品,在春秋战国时已先后见于波斯、希腊和印度的市场上。这是经西北民族(如匈奴)之手辗转贩运出去的。

——摘编自任继愈主编《中国古代商业》

材料二:两宋时期,在城市和交通枢纽地段,不论是通都大邑,还是集市小镇,多是商贩云集。如北宋开封城内不仅有繁华的商业街区,而且有专业交易场所,“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经营。据统计,北宋时,东南亚、南亚等地区与我国发生贸易的国家已有50多个。南宋时,与这些国家的商业交往更频繁。据陈正祥在《中国文化地理》一书中指出,从宋代的城市分布图看,南方的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都很明显地超过了北方。

——摘编自章开沅主编《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两宋时期商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2022-03-1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宋律规定田宅买卖必立契约,且须经由如下四个程序,这可以用来佐证宋代
第一步先问亲邻亲属和邻居在同等价位下拥有优先购买权
第二步缴纳契税田宅买卖的契约要经官府加盖天印,收取契税
第三步过割赋税必须从原业主赋税册上“制除”,“过户”给买房人
第四步原主离业田宅买卖完成后,出卖方必须放弃占有

A.基层社会治理日益趋向制度化B.契约规范了人身依附的关系
C.契约关系有助于商品经济发展D.契税成为政府主要财政收入
2022-01-05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多校联考2022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东京梦华录》里有这样的记载:“及有素分茶,如寺院斋食也。”宋朝时,素茶成为独立的菜系流行于市肆上,而且还出现了专门的素,食餐馆。这一现象
A.改变了宋朝民众的饮食结构B.导致了宋朝农业的迅速发展
C.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的现实D.反映了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
4 . 《宋会要稿》载,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规定“禁米谷铺户停米邀勒高价。如违,杖百”。地方法令《约束粜米及劫榜》中规定:对于粮食“闭籴不粜”的商户,要彻底查办,从重处罚。这反映出宋代
A.实施重农抑商政策B.贯彻礼法并用的策略
C.重视对市场的管理D.拓宽农业发展的途径
2021-12-03更新 | 27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名校2022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宋朝人观察到,他们身处的时代,跟往昔很不一样,宋代之前是一个静态社会,人们基本上都待在家乡老老实实种田;他们所处的宋朝却是一个动态社会,很多人都成了游食于城市的浮客。这反映了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重农抑商遭到摒弃
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阶层流动不受限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北宋时东京不再有坊和市的区分.许多交通便利的街巷,都有繁华的“街市”,其中东南西北四条御街最为热闹,行市、酒楼、茶坊、食店、瓦子等星罗棋布,行人摩肩接踵、昼夜喧闹。由此可见,北宋时东京
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B.交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C.商品经济繁荣D.都城朝贡贸易空前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如图所示是宋代城市中的流动小商贩活动图,图中妇女、小孩参与买卖活动的形象栩栩如生。这反映出宋代
A.城市经济职能增强B.商业活动不受限制
C.商业经营相对自由D.商人揽客策略灵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古代的“市”是城市中专门的交易区域,隋以前市的管理长官称市长,隋、唐称市令,主管市的开闭,物价确定,交易秩序,度量衡的准确与否,“禁察非伪,通判市事”等。北宋时期,政府通过设置市场管理机构并制定系统的管理制度,确保了市场良性运转及商贸的繁荣。这反映了
A.政府积极干预市场管理B.政府市场观念的变化
C.政府对商业发展的限制D.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2021·河北·模拟预测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水浒传》部分引文

引文出处
嘉佑三年瘟疫转盛。仁宗天子闻知,龙体不安,复会百官计议。向那班部中,有一大臣越班启奏。天子看时,乃是参知政事范仲淹(9891052年)。《水浒传》楔子
(宋江)清晨醒来较早,出来街上从县前过时看到了一盏明灯,仔细一看是卖汤药的王公来到县前赶早市,宋江撒谎道:“便是夜来酒醉错听更鼓”。《水浒传》第二十回
卢员外攻打东昌府,因遇没羽箭张清,吃了败仗。宋江前去助战,被张清用石子打中一十五员大将。《水浒传》第七十回
燕青和李逵入东京城看灯,两个手厮挽着,正投桑家瓦来。来到瓦子前……李逵定要入去。《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回

从表中任意提取两条历史信息加以阐释。
2021-05-01更新 | 21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河北卷)02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珠算源自于中国古代,开始于何时,还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关于算盘的部分诗文

作者作品内容
刘因
(河北徐水县人)
《算盘诗》
1279年)
不作瓮商舞,休停饼民歌。
执筹仍蔽麓,辛苦欲如何?
陶宗仪
(浙江天台人)
《井珠》
1366年)
凡纳婢仆,初来时,曰擂盘珠,言不拨自动。
稍久日算盘珠,言拨之则动。

材料三   日本最早的算盘是从中国传入的明式算盘。明代虽经几次“海禁”,漳州月港一带仍与吕宋(菲律宾古国之一)保持密切的联系。明自倭乱后与日本断交,中国和日本的商品贸易往来主要是通过吕宋转运。算盘传入日本亦可能有其他途径,如通过侵略朝鲜,从朝鲜获得了大量中国古代数学典籍,有学者认为《算法统宗》就是在丰臣秀吉对朝鲜作战期间传入日本的。此外,珠算甚至还远播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

——摘编自陈玲《中国古代与东亚世界的珠算文化研究》


(1)指出材料一、二的史料类型及其反映的历史史实,分析该材料在研究珠算起源问题的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国算盘传入日本的路径,并结合所学分析珠算传播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