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朝以前市的发展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考古工作者从唐代大明宫含元殿遗址中发掘出115件绳纹砖,都有统一的背饰纹绳,其中遗址出土的34件砖和46件比较完整的无釉板瓦都印有文字,内容涉及工匠姓名、烧制年代、地名和窑名等。这表明唐朝政府
A.关注城市建设标准化问题B.重视城建工程质量的监管
C.注重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D.实现了工匠管理的制度化
2022-05-26更新 | 27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高三五月模拟(一)历史试题
2 . 自汉至唐,主要城市特别是都城的平面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表现在宫殿占有面积的退缩和民居里坊的扩展,还有商业区的发展和宗教寺院的兴盛。这种变化反映了
A.城市性质逐渐发生变化B.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
C.市坊界限已经名存实亡D.文化发展趋向世俗化
2022-05-06更新 | 277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3练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曲折与成熟-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全国通用)
3 . 六朝时江南文人士大夫出外游览的目的地,主要是远离城市的自然山水。到了唐代,江南人们的游览活动既显现出规模大、行程远的特征,同时也出现了向城市聚集和流动的特点。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经济的发展B.城市管理政策的改变
C.世家大族的衰落D.南北经济格局的变化
4 . 与长安不同,洛阳城内的皇城和宫城都不在郭城中轴线上。宫城位于外郭城的西北部,而皇城则围绕在宫城的东、南、西三面,“洛水贯都”是洛阳城设计的点睛之笔,洛河承担了经济轴线的功能,成为洛阳城与隋唐大运河之间的纽带,使洛阳充分发挥了交通优势。这说明隋唐时期洛阳的城市布局
A.突出宫城中心、皇室至上的思想
B.因地制宜,重视对地形地势的应用
C.体现沿街为市、沿巷作居的特点
D.强调“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隋炀帝营建洛阳城,宫城对应着天上的紫薇垣,“贯都”的“洛水”象征着银河,强调了洛阳“天下之中”的地位。唐长安宫城的设计象征着北极星,皇城中的百官衙署则象征“众星”而“共之”。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A.都城布局凸显皇权色彩B.天人合一理念决定建筑设计
C.天文学取得突破性发展D.城市的政治功能进一步增强
2022-01-11更新 | 258次组卷 | 5卷引用:经济篇命题情境07都城-【小切口大历史】备战高考历史命题情境分类强化训练
6 . 下表是唐朝和明朝有关“走车马”的规定与处罚。由此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完善B.城市监管力度不断加强
C.城市交通立法较为完备D.重农抑商政策渐趋松弛
2021-09-1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华大新高考联盟2018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综历史试题
7 . 战国时期,各城一般都限于一市。西汉时期,“长安市有九…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且九市也散于长安城各个方位。这表明西汉的城市
A.经济职能有所增强B.抑商政策逐渐放松
C.商品经营范围扩大D.经商空间渐趋自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热播后,激发了观众对这座唐代都城的极大兴趣。历史上的唐代长安城
A.市场规模超过洛阳B.是世界性的大都会
C.出土了雕版《金刚经》D.唐太宗曾在此召见玄奘
2021-06-02更新 | 154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5月仿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研究指出,唐代城市中所制定的市场管理制度已较为完备,内容涵盖规范经营、整饬治安、征敛赋税,以及坊市分离、市场官立、交易监管等,这从侧面反映出唐朝城市
A.推动各阶层自由流动B.商业服务的设施齐全
C.抑制私人的经商行为D.兼具政治与经济职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