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明清时期城市的发展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以下表格为某同学归纳的关于中国古代某时期商业发展特点的内容。据此可知,该时期是
时期特点
①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②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控。
③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A.秦朝B.汉朝C.宋朝D.清朝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是宋明清时期江南苏州府市镇数量增长情况表。这一时期市镇的发展得益于(     
北宋元丰年间明嘉靖年间清乾隆年间
吴县1---62
长洲县0-44125
昆山县0-54123
常熟县3-59830
吴江县0-43710
A.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B.政府抑商政策的松弛
C.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D.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3 . 下表唐宋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表中的变化反映了(     
朝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唐朝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形成草市
北宋草市或集、墟在交换发达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固定的市镇
A.政府扶持市镇经济发展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D.市镇成为城市和乡村的桥梁
4 . 观察下表,可以从中得到
中国古代商业空间形态的变革
代表城市西周王城唐长安城北宋东京城南宋临安城清北京城
形态体现线网络空间
商业空间形态变革历程物物交换形成最初的市,规模小,数量少,在城市形态结构中并不十分重要从依附于宫在到独立为里坊制的城市结构,位置灵活,数量增多商业形式多样化,不断突破"市”的城市形态结构,侵街形成开放街巷经济发展空前繁荣,多种形态综合形成遍布城中的复合商业网络体系用地紧张,矛盾加剧,商业建设繁荣发展,极大改变了市形态和天际线景观
A.城市经济功能逐渐增强B.民居和交易场所没有界限
C.城市规划突出商业网络D.商业空间极注重节约用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所示呈现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三座城市(镇)(西汉长安、北宋开封、清代前期景德镇)的发展状况。阅读材料,回答回题
城市
状况人口约有百万之众。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店、货摊林立。市场上的商品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粮食,还有来自日本、高丽和大食(阿拉伯)等国的货物。在“要闹去处”,买卖通宵达旦。市内出现了“瓦子”,里面有“栏”、酒楼和茶楼。有手工作坊主或工场主数千户。他们“靡不借瓷资生”,座佣“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平均每个手工工场主雇佣工人不下百十个。一件瓷器从陶炼泥土到制作陶坯,再到送进窑内烧成,根掲各个环节和不同工种,均有专门分工。如画者只画不染,染者只染不画,以便“一其手而不分其心”。全城中部和南部几乎全是宫殿区,占全城三分之二。城西北角的东、画九市,聚集着各种大小商店,出卖各地的货物。同类商店又集中在一处,成为许多市,如酒市、牛市马市、羊市等。市内还有官府手工业作坊
分别提取甲、乙、丙三座城市(镇)的历史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时期及城市。
6 . 明清时期,随着部分手工业部门的转移(见下表),苏州成为一个以府城为中心、以郊区市镇为“卫星城市”的特大城市,这说明当时苏州地区
转移方向主要行业备注
从城内转移至城外碾米业、酿酒业、榨油业原料消耗大、产生废料多
部分从城内转移到城外铁器制作、纸张加工、印刷业等消耗大、废料多的生产部门
从城外转移到城内丝织业工艺与附加值高的生产部门

A.城镇空间格局的优化B.行业分工更为合理
C.生产专业化发展趋势D.产业结构得到调整
7 . 下表为北宋都城夜市的记载,由此可知北宋
种类概况
固定型店铺酒楼、茶肆、金银首饰店、药铺等,其中大部分属个体私营
半固定型摊贩装饰品、迷信品、日用杂货、各类小吃
流动型摊贩各类饮食

A.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B.商业管理制度较为混乱
C.专业化市场已出现
D.商业经营方式灵活多样
2019-05-3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