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明清时期城市的发展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史料记载,南宋的杭州城“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致朝天门、清河坊、官巷……食物店铺,人烟浩穰。其夜市……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这反映了南宋的杭州
A.商业活动仍遵循严格的坊市制度B.娱乐贸易场所、商业辅助机构兴盛
C.商业活动受时空的限制已经较小D.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贵族需要
2 .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引用宋人庄绰《鸡肋编》中的“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的史料得出宋代出现“燃料革命”的结论,并以此为据,认为宋代处于资本主义的起点。这一研究
A.为中国学者研究宋史提供新的史料
B.可用以说明宋代有进步的经济现象
C.引用了确切的史料有力证明了结论
D.构建了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理论框架
2020-02-1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20届高三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平民一日吃两餐,分别在早上7—9时和下午15—19时。然而到了宋朝,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由此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坊市制突破,城市经济的繁荣
B.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
C.政府注重民生,关注市民健康
D.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
4 . 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平民一日吃两餐,分别在早上7—9时和下午15—19时。然而到了宋朝,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由此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
B.坊市制突破,城市经济的繁荣
C.理学的形成,满足市民的欲望
D.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清时期,在江南的小镇中一股人文主义思潮表现相当突出,哲学思想上“突出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欲求”、经济思想上反对“重农轻商”。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人口急剧膨胀
C.科举制度的形成D.市镇经济活跃
2021-02-02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中国某幅名画评价道:“这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下列所述现象不可能在该幅画中出现的是
A.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B.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
C.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街上客商成群,商品琳琅满目
D.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