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明清时期城市的发展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并说明兴盛的原因。

材料二 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四月十三,宋太祖诏令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以来,不得禁止。”

宋仁宗时朝廷下令允许民间向街开店。

北宋中期“坊市之名,多失标榜”。

——摘编自陈振《宋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情况。
2 .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中反映的现象最早可能发生在
A.汉代长安
B.隋朝洛阳
C.宋代汴京
D.明朝苏州
2019-06-17更新 | 161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唐代长安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宋代汴京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常常营业到三更,御街成为主要的商业街。这说明宋代
A.城市格局和功能发生重大演变
B.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
C.主要城市已经不再是政治中心
D.工商业市镇在沿海沿江地区兴起
2019-05-21更新 | 244次组卷 | 2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承智班)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据考古发现,南宋国都临安的城市规划异于前代。临安的城市中心为资本和商业集中地,皇宫反倒偏居一隅。这反映出当时
A.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
B.专制皇权受到削弱
C.工商业发展影响城市布局
D.政府鼓励发展商业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长安城内分为160个居民区(里),每个居民区都有自己的墙和门,且由一个低级官吏(里正)管理。除了各个独立的皇宫和行政区,还有一个由政府管理的市场区,即所谓九市。九市之中最重要的是东市和西市,商人被组织在同一个地点进行同一种货物的交易。

——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

材料二   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城内形成几个繁华的商业街区。宫城正南门宣德门前的南北向大街称为御街、天街,自州桥“出朱雀门直至龙津桥”,是主要的饮食业中心之一,尤以夜市著名,营业“直至三更”。城内还有“酒楼”,“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营业。

——摘编自白寿彝著《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长安与北宋东京商业发展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制约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6 . 在中国古代,“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虚空之屋,每日清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这种情形最早应该出现于
A.宋朝
B.汉朝
C.唐朝
D.清朝
2019-01-13更新 | 228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宋代城市中的市场不再以为在城市中居住的达官显贵服务为主,大城市的市场以经营粮食、布帛、煤炭等日用品及发展各种服务业为主,奢侈品退居次要地位。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社会逐渐衰落
B.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C.市民阶层不断扩大
D.中小城市大量出现
8 . 中国古代大部分的城市是统治中心。例如清代1400个小城镇,80%是县衙所在地,中等城市大致有一半是府或省治所在地,较大的城市一般都是地区行政中心。由此可知,中国古代
A.行政体系决定城市规模和分布
B.城市发展受政治体制的约束
C.经济与政治重心在地域上重叠
D.城市功能由经济向政治转型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代城市内部的交通主要是依靠步行、畜力车为主,城市局限在半径约为不到4公里的集中布局平面内。沿交通干线驿站、驿铺非常繁密,而且水路也设驿铺,供给交通工具和食宿,大大便利了商旅……古代的城市内部主要交通干线为过境交通:城市作为地域性的中心具备防御功能,城内重兵把守,城市扼守在交通要道上;在主要交通道路两侧形成一定的商业、市场等交换、消费场所,从而使沿交通干线古代城市形成“串联”型分布。

——摘编自张洪恩、黎克继《浅析中国古代交通方式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近代以来,随着中国城市社会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大量的移民不断地从各地涌入,传统城市交通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许多城市都开始有意识地实施城市交通的规划建设工程,为新式公共交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电车、公共汽车在许多城市相继出现,标志着中国逐步进入新式公共交通时代,电车的出现促使城市的发展重心由旧城及河流沿岸向电车沿线转移,改变了传统城市的空间模式。

——摘编自鲍成志《试论新式公共交通兴起与城市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交通的特点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城市与交通关系的认识。
10 . 据记载,南宋初年,杭州的餐饮名店遍布全城,西湖苏堤上一家鱼羹店味道独特,店主因此得到宋高宗的召见,获赏钱、绢若干。这表明当时
A.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B.商人的政治地位提高
C.政府强化了市场管理D.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2018-11-28更新 | 3913次组卷 | 77卷引用:河北省行唐县三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