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至秦汉,关中平原曾修郑国渠、漕渠等水利工程,《史记》记载:“关中膏壤沃野千里”,然宋以来关中平原鲜有新修灌渠,原有灌渠也多荒废无用。该变化反映了
A.政治中心南移影响水利工程建设B.黄河流域灾害频发破坏性较大
C.经济格局的变动影响了区域发展D.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小农经济
2 .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个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
A.江南得到充分开发B.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C.以小农经济为主体D.人地矛盾非常突出
3 . 《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二》记载;“国家建都河汴,仰给江淮,岁漕资粮,溢于汉唐。一经制之素定,有常守而不渝。六路所供之租,各输于直楚;度支所用之数,悉集于京师."这说明北宋定都开封的主要原因是
A.开封发达的水陆交通B.加强对江南地区的控制
C.推动南北的民族融合D.躲避北方少数民族侵扰
4 . 如图为唐至南宋,南北方人口比例变化图。据此可知,当时
A.北方社会经济持续衰退B.土地兼并现象缓和
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D.自耕小农日益破产
2021-12-18更新 | 177次组卷 | 4卷引用:【寒假自学课】高一历史寒假精品课(统编版纲要上)复习-第3讲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5 . 唐宋时期书院从藏书机构发展为读书、讲学的教育场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较两幅图片,从图中提取有关唐宋时期书院变迁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12-17更新 | 24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如表为《隋唐宋中国人口统计》情况,它反映出
朝代南方比例(%)北方比例(%)主要分布地区
隋朝4654关中、四川、河北、陕西、山西、江渐
唐朝5446关中、四川、河北、陕西、山西、江浙
北宋6634河南、江浙、淮河流域等
南宋6931长江中下游地区
A.民族战争有利于人口快速增长B.两宋时期出现了民族交融高潮
C.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D.人口大流动导致北方经济衰退
2021-12-16更新 | 315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百师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联考历史试题
7 . 南宋高宗初年,“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湖北面粉的消费量迅猛增长,麦价急遽上升,“麦一斛至万二千钱”,湖北农民“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这表明
A.人口变动导致经济结构调整B.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
C.北民南迁促进饮食习俗变化D.南稻北麦分布格局开始确立
2021-12-12更新 | 246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希望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辽宋夏金时期,大体上,可以把淮水、大散关连成—条线,全国的经济区可以以这样一条线为对称轴:南北经济的发展是北不如南;从走向看,南与北的经济发达区,大多靠近这条轴线;离这条对称轴越远,经济则越落后。中国经济的变化仍是从中轴线向四周推开,只不过是中轴线向东南偏移了。对此正确的解读是
A.政治中心开始东移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区域经济差异较大D.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2021-12-02更新 | 25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非凡吉创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一)历史试题
9 . 南北朝时期,北方人保持家族成员间的密切联系并共享财产,登记户籍时经常会十几户人家都注册在同一个家族之下,而南方的家族则倾向于分财产,所以宅子也都会各自分出来。这反映南方
A.政局相对稳定B.儒学正统地位动摇C.门阀士族兴盛D.均田制的广泛推行
2021-12-01更新 | 375次组卷 | 9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2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10 . 如表为公元313—450年从北方地区迁到南方地区的人口分布。据此可知
地区苏南、浙北安徽四川、汉中湖北江西、湖南闽、粤、桂
30多万约17万约15万约6万各1万多少量
A.南方开发具有地域不平衡性B.南方自然环境优越适合定居
C.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初步完成D.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工具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