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明初,中央政府规定入明朝贡的外国人员在各自划定口岸登陆;万历初年,广东地方官员允许非朝贡国商人每年夏冬两季定期至广州贸易;明朝政府对停泊与居留在澳门的外国商船进行登记,发给“部票”,对到广州贸易的外国商人,不准其上岸居住。据此可知,明朝政府(     
A.对民间贸易持宽容态度B.海禁政策日趋严格
C.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D.积极开拓跨洋航线
2024-02-04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做法

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政府逼迁沿海居民,尽毁沿海民房物资和船只,在沿海地区挖界沟、筑界墙、设警戍,其目的是制造出一个无人区以作为隔离地带,即所谓“立界移民”,又称迁界。

一次对话

(《康熙起居注》记录了1684年康熙与大臣席柱的一次对话。)

康熙曰:“先因海寇,故海禁未开为是。今海寇既已投诚,更何所待?”

席柱曰:“据彼处总督、巡抚云,台湾、金门等处系新得之地,应相其机宜,然后再开。”

康熙曰:“边疆大臣当以国计民生为念,今议海上贸易不行者,皆由总督、巡抚自图射利故也。”

一些规定

1683“(迁民复归故土)甚为紧要,应察明原业,各还其主。”
1686“外国船只在四海关中之一交了进口税,其他三关不得再重复征税。”
1689“采捕鱼虾船只及民间日用之物并糊口贸易,俱免其收税。”
1715禁止将船只卖给外国,禁止水手超额,禁止海员出海多带米粮等。
1717“凡商船照旧东洋贸易外,其南洋、吕宋、噶罗吧等处不许商船前往。”

——据韦庆远《明清史新析》

对康熙时期(1622-1722年)的海疆治理进行评析。
2023-02-10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3 . 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朝廷开放海禁,福建漳州月港的富商“捐亿万.驾艨,植参天之高桅,悬迷日之大篷,约千寻之修缆”.每甲进出的远洋大船大多200余只,船队航行于东西二洋。据此可推知,隆庆开关促进了
A.商人地位大幅提高B.中国商人主导世界市场
C.朝贡贸易走向终结D.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发展
4 . 据统计,在《明实录》所收录的皇帝谕旨及大臣奏疏中,“抑末”一词出现了6次,而“通商”一词出现了15次。这折射出明朝
A.政府决策顺应地理大发现潮流B.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灵活性
C.新经济因素推动外交方针调整D.重农抑商不符合统治需要﹒
2022-01-18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三县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中的中国制造瓷碗是美国商人在18世纪晚期从东印度公司获得。碗壁上图案展示了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广州珠江岸边开设的洋行。据此可知
A.中国政府曾一度实行开放政策
B.珠江流域成为经济最发达地区
C.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瓷器市场与世界市场接轨
2021-05-14更新 | 331次组卷 | 7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建新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