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研究表明,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外国进行自由贸易,此后外国白银大量输入中国。见下表,表中的数据统计说明当时
1570—1579年28.5万两
1590—1599年70.3万两
1600—1609年104.1万两

A.手工业生产技术得到较大进步B.闭关锁国政策从此被废除
C.资本主义萌芽的作用日益显现D.中国传统经济有一定活力
2020-05-1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2 . 研究表明,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外国进行自由贸易,此后外国白银大量输入中国。见下表
1570—1579年28.5万两
1580—1589年88.9万两
1590—1599年70.3万两
1600—1609年104.1万两
1610—1619年103.7万两

表中的数据统计说明,当时
A.手工业生产水平得到较大进步B.闭关锁国政策从此被废除
C.资本主义萌芽的作用日益显现D.中国传统经济有一定活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有学者研究了北宋到清朝的国家财政收入情况,以每朝最高财政收入计算统计如下表
朝代最高财政收入
北宋100000000两白银
南宋80000000两白银
明代5000000两白银
清代3000000两白银

对表中数据解读最合理的是
A.明清时期由于长期战乱导致国家经济严重衰退
B.两宋时期中国的封建经济已经逐渐发展到顶峰
C.明清时期强化的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D.明清时采取了有别于两宋的国家财政税收政策
4 . 据《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道光十三年(1833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47万余两增加到732万余两,增加了15.6倍。英国从中国输入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97万余两增加到995万余两,增加了10.26倍。这反映出
A.“海禁”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
B.白银大量外流使财政拮据
C.闭关锁国下外贸仍有较快发展
D.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英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从乾隆二十五年(1760)至道光十三年(1832)的70年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47万余两增加到732万余两,增加了6倍。英国从中国输入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97万余两增加到995万余两,增加了26倍。这反映出
A.海禁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B.闭关锁国下外贸仍较快发展
C.海禁主旨在保证外贸优先D.清代贸易统计数据严重失实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据某学者统计,明代从洪武到嘉靖200年间主要实行“海禁”,隆庆、万历以后部分“开禁”,“海禁”时间是“开禁”的3倍;清代前期196年,39年“闭关”,157年基本开放,其中1757~1840年实行广州一口通商的“半闭关”。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
A.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B.旨在保护民族经济的发展
C.推动了国内各地区长途贩运贸易的兴起
D.反映出经济状况逐渐恶化
7 . 据《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一书统计:从康熙39年到乾隆16年(1700—1751年)的51年间,西欧各国流入中国的白银高达6800多万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在中国处于统治地位
B.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C.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西方国家的商品倾销
8 . 清朝李清芳上奏乾隆帝:“洋船贸易往东洋者十之一,往南洋者十之九,凡江浙闽广四省海关税银多出于此,一加禁遏,则四省海关税额必至亏缺,每年统计不下数十万,其有损于国帑。”这表明
A.乾隆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江浙闽广四省财政困难
C.东南沿海倭寇日益猖獗
D.闭关锁国政策受到质疑
9 . 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清代广州十三行商人伍秉鉴以2600万银元的资产入选。其积聚如此多的财富,主要是依靠
A.经营垄断性对外贸易
B.占有和经营大量土地
C.从事传统金融服务业
D.大肆贪污和收受贿赂
10 .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地理环境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农耕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
C.鸦片的流入致使白银大量外流
D.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