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2022-01-12更新 | 372次组卷 | 47卷引用: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只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从此,船员只得在内地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这表明
A.明朝鼓励民间贸易B.明朝禁绝朝贡贸易
C.明朝造船技术落后D.明朝实行海禁政策
2021-12-25更新 | 301次组卷 | 52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清朝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材料表明海禁
A.清朝初年才开始推行B.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C.有效抵制外来的侵略D.促进自然经济瓦解
4 . 1717 年,清政府下令禁止人民前往南洋贸易。一位学者曾经指出:“沿海居民……深知水性,惯熟船务之舵工。水手不能谋得一朝之食,或走险海中,为贼驾船,图目前糊口之计;其游手无赖,更无所事事。”这位学者认为海禁造成
A.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B.人民就业机会缩减
C.海防力量得到了增强D.科技发展逐渐停滞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的根本目的是
A.限制工商业发展B.保护农耕经济
C.维护封建统治D.防范“外夷”入侵
2021-05-24更新 | 1151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4-2015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的殖民侵略   ④阻碍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1-01-23更新 | 330次组卷 | 72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山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验收考试历史试题
7 . 明朝平息倭患以后,海洋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州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这一变化(     
A.说明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B.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客观上顺应了新航路的开辟D.促使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020-12-29更新 | 741次组卷 | 34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康熙十五年(1676年),大臣上疏写道:“今则盛京、直隶、山东之海船固听其行矣,海洲云台(连云港)之弃地亦许复业矣,香山、澳门之陆路再准贸贩矣。”由此可知,此时
A.清朝已经禁绝对外贸易B.北方经济发展快于南方
C.部分地区已经解除海禁D.东南沿海地区贸易繁荣
9 .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朝廷下令“敢有私下诸藩互市者,必置之重法”。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涂泽民上疏请开放海禁,准贩东西二洋,朝廷允准。这一变化说明
A.政府适时调整外贸政策B.明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地方官员决定政策调整D.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10 . 清朝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不仅阻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也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对“闭关锁国”政策的准确理解是
A.禁绝一切海外贸易B.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C.禁绝一切对外交往D.严格限制与美国交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