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明洪武二十七年规定:“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货,皆不许贩嵩,其见有者,限以三月销尽。”
明隆庆元年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仅月港一地,“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公私并赖”。
清顺治二年清廷为解决国内铜斤短缺的困境,曾下令:“凡商贾有挟重资愿航海市铜者,关给符为信,听其出洋,往市于东南、日本诸夷。舟回,司关者按时值收之,以供官用。”
清康熙二十三年规定:“外国贡船所带货物,停其收税。其余私来贸易者,准其贸易,听所差部员照例收税。”贸易完成后,交易者不得久留内地,一并遣还,“贡船回国,带去货物,免其收税”。
清雍正初年福建福州、兴化、泉州、漳州、汀州五府地狭人稠,民生维艰,闽浙总督高其倬奏请于厦门设立正口,准令商民开洋贩运茶叶、雨伞等物至暹罗等地,兑换燕窝、呢绒,“借贸易之盈余,以佐耕耘之不足”。
清乾隆年间因琉球国地处偏僻,物产无多,为勉其向化之诚,“凡贡船只,准带土产货物银两,在闽贸易,建设柔远驿馆,抚恤安置”。

根据如表信息及所学知识,以“海禁政策”为主题,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03-16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学家许倬云在论述明代时,突出了它的专制皇权特性,作者首先肯定了朱元璋的历史功绩;但随后,作者又对朱明王朝进行了毫不客气的批评:明代虽然自居为汉、唐帝国的复兴,却没有汉、唐那样天下帝国的气度……明代固然恢复了中国人自己的统治,却丧失了天下国家的包容和气度,也没有消除征服王朝留下的专制统治。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