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1493年,明朝政府敕谕今后百姓的商货下海,即以“私通外国”治罪。1585年,还声称谁要建造双桅杆以上的船只,就视同叛乱,处以死刑。导致明政府执行以上政策的根源是
A.倭寇在沿海地区侵扰不断B.政府恐惧沿海民众叛乱
C.统治者拒绝与外国交往D.小农经济的封闭保守性
2021-05-08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人教版)-专项01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结构和特点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处于汉唐和明清之间。汉唐立国的基础是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气息浓厚,而宋代虽然仍以农业立国,但已经生长出诸多的工商业文明因子。日本学者波斯又信在概括宋代文明时就说:“与其说是‘纯农业文明’,不如说是‘都市化文明’含有更多的固有特征,这是延伸到19世纪中国社会的最大特色。”如果这个势头能够保持二三个世纪不被打断的话,必将为其后工厂《机器》工业化创造条件。遗憾的是,宋代启动的早期工业化进程 未能结成正果。

——摘编自葛金芳《经济变革与宋代工商业文明的加速成长》

材料二   明清以前的中国,也就是14世纪以前的中国,生产力是走在世界前头。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明清两代出现了不少新东西,由生产力、生产关系到意识形态等都有诸多新东西、新因素。可是这些新的因素,新的力量得不到正常的成长,尤其生产进展的速度很慢,明代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较之元代以前虽有所提高,然并没有明显 的飞跃与突破.

——摘编自傅衣凌《论明清社会的发展与迟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沉迷知识,概括波斯义信称宋代是“都市化文明”的表现。
(2)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两代经济领域出现的“新因素”及其得不到正常成长的原因。
(3)综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商业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2021-04-26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人教版)-专项01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结构和特点
3 . 顺治十八年(1661年),“迁海边居民之内地离海三十里,村庄田宅悉皆焚弃”“至是上自辽东,下至广东,皆迁徙,筑垣墙,立界石,发兵戍守,出界者死”,社会上一片“老弱转死沟壑,壮者流离于四方”,这表明清朝
A.为抵御外侮采取了果断措施B.对封闭的自然经济予以打击
C.重视对沿海地区的军事管理D.“海禁”扰乱了沿海社会生产秩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